四、“软实力论”阶段(2006—2012):提供公共产品,提升软实力
2006年1月,中国政府对外发布《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强调“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是中非交往与合作的原则,也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文件》指出:“中国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中非友好的传统,从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与非洲国家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一文件为新时期中国创新对非话语体系注入了新的理念和内涵。
2006年11月,主题为“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在开幕式上,胡锦涛在讲话中使用“兄弟的非洲人民”话语,再次强调“中非友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历史岁月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关键是我们在发展相互关系中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正确原则”,指出是“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目标把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国永远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2007年2月,胡锦涛访问南非并在比勒陀利亚大学发表演讲,他重申“过去、现在、将来,中国人民都是非洲人民平等互信、真诚相待的好朋友,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好伙伴,患难与共、情同手足的好兄弟”。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获得西方媒体高度关注,中非关系开始显著地进入西方媒体视野,并引起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发展的警惕和防患。西方政要和媒体开始不断抛出中国在非“威胁论”“新殖民论”等论调,对中非构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构成舆论冲击。面对国际关系从以传统的实力竞争为主转变为推进利益合作基础上的话语权竞争为主,2007年中共十七大首次将“软实力”写进中央报告,“软实力”正式进入官方话语,成为中国建构对非话语、开展公共外交的指导理念。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理念和外交政策的吸引力。如果说中国对非话语建构付诸的实践在20世纪主要是提供物质产品的话,那么进入新世纪中国融入国际体系后,则开始向为非洲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转变。正如学者杨洁勉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物质产品,今后应该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中国外交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提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议题,提出应对和解决这些议题的原则和理念。唯有如此,中国外交才能反映国际社会的民心民意,才能掌握主动,才能取得成功”。
这一阶段,是中国对非公共外交最活跃、对非话语权提升最显著的时期。构建对非话语权的实践包括为非洲融入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开拓渠道搭建平台,如2010年中国倡议并主导将南非吸收进“金砖国家”,邀请南非参加2011年4月在中国三亚举行的第三届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非洲提供可借鉴的中国发展模式;积极参与非洲维和行动,推进非洲和平与安全机制建设;转型升级对非援助方式,将对非援助、贸易和投资三者捆绑在一起,既促进了中非贸易,又有效带动了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中国对非公共外交全面开花,形式多样、手段繁多,成为中国对非外交自觉性的一部分,提升对非国际话语权已上升到软实力战略层面。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国际上互相支持,是这一阶段中国建构对非话语的主要驱动力。其主要目的有五:1.确保非洲作为重要原材料和能源的来源;2.开拓新兴经济市场;3.巩固国际政治上的伙伴关系;4.纠正西方国家及其媒体对中国在非洲的抹黑;5.应对非洲各国公民社会兴起、民主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民意勃兴。
但这一阶段,中国不干涉内政的对非援助和经贸合作的行为,屡遭西方国家政要和媒体的指责,集中在中国单边的对非援助与美、日、欧、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援助方“以外援为杠杆,促进受援国改善人权、进行改革”的政策完全相反,并得到非洲国家部分人士和非政府组织的呼应。对非援助、经贸合作尽管提升了中国在非的国际话语权,也让中国陷入另一种身份尴尬,不利于“负责大国形象”的塑造。所以有学者指出,中国要想向世界显示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就必须在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上和在国际上促进人道主义危机解决方面做出适当的平衡。忽略人道主义问题而坚持完全不介入的做法,在冷战后的全球化时代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更令人遗憾的是,日渐成熟的中国发展模式缺少有中国特色的话语来表达阐述,妨碍了中国发展模式建构在非国际话语权及影响力。中国发展模式是对非建构国际话语权及影响力的核心资源。中国亟需探索自身发展模式,总结其经验得失,以供他国参考和借鉴,在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和民众福祉的基础上,承担为世界提供发展理念及有效发展模式等公共产品的责任。这种可替代和具有普及性的经济发展理念(如中国提出的“包容性发展”“和谐社会”思想)与模式创新,可以使中国成为非洲国家认同、效仿的对象,从而提升中国对非话语权。若中国能够基于自身发展经验,提炼并广泛传播一套系统有效的中国发展模式话语体系,将是中国为非洲提供的最有价值的国际公共产品,必将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