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文学编年史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时间为线索,将文学历史的发展状况客观展现,以时为经,文学事件前后相连。
其次,文学编年史不仅仅只是对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作家的生平经历简单组合,而是将同一时代的文化事件、作家活动、重要作品以及其他艺术活动等全部编排,以使读者看到“文学上立体交叉的生动情景,真正将发展变化的文学放到复杂多变的背景中去,立体地揭示文学发展的过程,使人们认识文学发展规律”。
再次,由于编年体对文学史料的客观陈列态度,它能够展现出一些以前未能注意到的历史材料,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并丰富历史真相。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恰好在于,编年史弱化了编纂主体在编写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或人为干涉因素,从文学史本来的客观性和丰富性出发,尽量保持其本来面目,从而使历史变得更加真实可信。
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仿照或借鉴西方文学理论来“为我所用”,生搬硬套下现有文学史所出现的问题一直存在并亟待解决,编年体文学史从中国文学及理论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经验入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原有文学史的不足,革新文学史观,使我们的文学史尽量跳出西方文学史观影响的逻辑怪圈,从而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经验的文学史理论体系。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每种类型的文学史都各有优势和劣势,编年体亦不例外。编年文学史之所以在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文学史之后出现,它本身包含的缺陷学界亦早有思虑。中国文学编年史自出现后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众多学者在探索这样一条新道路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规避编年史固有的短处,扬长补短,精益求精。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我们也有必要进一步重新认识编年史,对其加深了解,以期能够更好运用。
综合来看,编年体不宜编纂文学史的原因在于:
1. 编年体既然以时间为经,自然免不了对作家生卒年代、生平事迹、文化活动、政治事件等的罗列,这样会很容易成为历史材料的堆砌而显得缺少主体内容。
2. 此外,某些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成书年代并没有确切的答案,这对“以时为经”的编年史显然阻碍较大。
3. 以时为经的写作方式,会造成同一时期内作家经历、事迹、文化、经济、政治活动的交错重叠,这会对我们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及一个时期内的文学总貌造成一定程度的难度。
其实,我们如果将历史比喻成文本,那么对过去历史的了解也唯有通过历史这个文本,显而易见的是,历史文本本身并非完全是客观真实历史的外在反映,它也非完全随意自然的呈现,而是人为主观挑选材料后整合建构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不得不受制于各种意识形态。同理反转,当文本作为被研究者研究和依靠的史料对象时,它也会因解释者不同而生发出不同的内容与意义。
由此可见,不论是编年体文学史,或是其他类型的文学史,都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地去揭示文学发展史的原初形态,不过都是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去加以阐释而已。相较于其他类型文学史,编年史的优势在于可以采取陈列史实的方式去尽量还原文学发展史的原貌。但依据上述,编年史所依据的那些史料似乎也存在着不可信的因素,而那些其他文学史中不可能收入的非主流的、偶然的、对文学史建设看似无价值的材料却极有可能促发我们的思考,使我们摆脱那些由来已久的文学观念,重新审视史料中值得重视但却被忽视的文学现象。对现当代文学史而言,因年份较近,许多史实尚有迹可循或有史可证,所以编年史显然更具优势,意义更为凸显。此外,其他类型文学史受既定史观限制,所以在材料选择上会出现趋利弃弊的现象,只选取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材料,不利的则不收录。相较于这种直接的“不言”,编年体文学史则可以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编排,于“不言”中让读者可以读出所言之物,让读者自身去评判某些存在争议的话题或观点。当然,能否读出或愿否读出“不言之事”则取决于读者自身的价值判断。
编年体文学史以时间为线索,由微观入手,把历史中大大小小的碎片串联起来,为我们呈现出历史的丰富面貌,最后得以在宏观上将其把握,但编年史是否只是对史实材料的简单罗列与堆砌呢? “每一种对过去编年史的分析都表明,历史是由大量完全不同的编年规则构成,例如,有的是迅速和缓慢变化的,有的是循环和线性的,有的关注某个故事的过程和转折点,有的指向过去、现在、将来等等。从编年史的观点看,历史时间所表现的,远不只是一种在时间的不同规则和看法之间暂时的和周期性的相互影响,这些不同的规则和看法被展现为一种构成历史本身的结果,而不是一种历史的抽象和超理论的顺序”。它可以“客观性强而很少主观建构痕迹,不直接给读者提供结论式的断语,也不标榜自己在探索文学发展规律,只是从各个方面尽可能具体生动地展示有关文学史细节、画面和素材,提供相关的原始材料,让不同读者都有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发现新问题”。可见,事实本身的罗列就具备组合功能,在具体操作上,并不仅简单罗列史实,就会出现某种理想化的结果。如何对材料进行编排整合,需要编纂者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方法,所以,如何将这些史料以叙事的方式结构起来,给人以故事感从而达到“史”的目的是编年史编纂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