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暑期,华体会娱乐场 研究生院组织戏剧影视学院师生开展“中国画博士生班写生创作实践教学活动”。博士生分为三组,分赴山西晋城王莽岭、山东青岛崂山和淄博峨庄等地,围绕山水、花鸟、人物等主题进行写生创作,累计完成作品近300幅。作为学校深入推进研究生实践教学范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博士班写生创作实践教学活动以“艺术为人民”为根本导向,坚持“以人为中心孵化作品”的育人理念,引导博士生走出画室、深入生活,在祖国广阔的天地间锤炼技艺、捕捉灵感,推动中国画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发展。
感悟太行,在传统与自然的交汇中创新表达
带队教师:谌宏微、邵军
博士生:高波、何淑兰、靳玉海、吕兆坤、强子薇、王少桓、熊爱琳、徐兰舸、杨欢、杨旭、周汇正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至7月19日
活动地点:山西晋城王莽岭
山水花鸟山西小组赴山西晋城太行山王莽岭、锡崖沟等地开展写生教学。太行山苍莽巍峨的山势、层叠纵横的石壁与宁静村落,为博士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灵感。师生徜徉于崖壁溪谷之间,尝试将传统绘画语言与太行山磅礴厚重的结构相结合,通过笔墨创造性地为山河立传。写生间隙,师生专程前往铁佛寺、开化寺观摩古代壁画,从传统壁画中汲取技法与审美精髓,深入体会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理念。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多次集中评讲,教师引导博士生从“形”到“神”深度体悟,把自然中的“画理”与“物理”画笔传达出时代的新风貌相结合,实现从自然物象到艺术心象的升华。

师法崂山,于真山真水中提炼笔墨意境
带队教师:常朝晖、姜宝昌
博士生:李润松、王敛、薛志炜、高天宇、徐浩月、智显雯、李絮颖、范立、高天芸、沈翰宇、杨汇晨、杨桐岭、韩潇、赵雅馨、许隽协、徐艺超、王漪
活动时间:2025年7月8日至7月15日
活动地点:山东青岛崂山
山水花鸟山东小组赴青岛崂山及周边村落开展写生实践。师生依托崂山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深入真山真水,培养对当地风土民情的感受力与创作能力。写生采风作为中国画博士阶段的必要课程,旨在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创作实践能力的研究者。此次实践不仅使学生完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写生作品,更通过现场观察、教师示范与集中评讲,帮助学生将纷繁的自然景观转换为精炼的笔墨语言,为后续的课题研究与专题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与扎实的生活体验。

笔落乡间,在生活沃土中捕捉时代神韵
带队教师:李宽
博士生:丁圣乾、房伯言、黄元、李晓宇、庞皓文、桑蕾、张涛、王艺然、卢明、宋欣宇、张云霏
活动时间:2025年7月3日至7月10日
活动地点:山东淄博峨庄
在山东淄博峨庄,人物组10余位师生开展了为期八天的“笔墨落乡间”下乡写生教学实践。师生将课堂移至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直面最生动、最质朴的乡村人物,在充满烟火气的场景中思考如何运用传统水墨语言表现当代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时代特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即时评画、专题研讨等方式,围绕“如何捕捉鲜活动态”“如何在现场组织画面”“水墨写生中的意笔表现”等课题对研究生进行系统指导。通过对乡村的深度观察和真挚的情感投入,创作饱含温度与故事的生命礼赞,使笔下的人物既有传统根脉,又具鲜活的时代气息,实现艺术境界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

本次中国画博士班写生创作是华体会娱乐场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将课堂从校园延伸至乡村与自然,实现理论讲授与实地创作的深度融合,引导博士生在生活的源头活水中汲取灵感,在传统的深厚滋养中传承文脉,深入理解中国画的历史文脉与精神内涵。
山水花鸟山西小组部分写生作品



山水花鸟山东小组部分写生作品




人物组部分写生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