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025年9月3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华体会娱乐场 师生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深度参与纪念大会各项工作,用专业行动与扎实服务,再交“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中传答卷。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精心选派78名师生参加广场合唱工作;戏剧影视学院、电视学院联合选派72名师生参与纪念大会电视转播工作;校团委统筹组织72名师生参加远端集结和媒体中心志愿服务工作;学校还光荣承担活动东部片区远端集结工作与东部片区合唱分区合练工作。
广场合唱
学校78名师生组建合唱团代表学校参与此次纪念大会,成员均来自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他们以深厚的音乐素养、精湛的合唱功底,肩负起“以歌声传承历史、弘扬抗战精神”的使命。自5月开启首训以来,合唱团
历经百余天的淬炼,累计完成近百次校内合唱训练及体能训练、7次大规模综合演练和3次全要素演练。每一次排练都是对意志的磨砺,师生们以炽热初心克服酷暑与密集训练带来的困难,汗水浸透衣衫,歌声依旧铿锵,彰显了中传人不畏艰难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格。
排练期间,师生们不仅精益求精地打磨声部配合、队形变换与情感表达,更将思想政教育深度融入艺术实践。校领导为合唱团讲授《精神铸魂 青春担当》专题党课,深入阐释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与青年的历史使命,引导师生在活动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我校广场合唱团以优异表现、高质量演唱圆满完成任务。他们将《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经典曲目背后的血泪史诗深植于心、融于歌声,以情带声、以声传史。在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上,这支团队以最嘹亮的歌声,致敬历史、礼赞和平!
转播服务
我校选派戏剧影视学院王诤教授带领从戏剧影视学院和电视学院选拔的72名同学,参与大会电视转播工作。自今年4月起,学校启动筹备工作,历经严格选拔、系统培训与实战锻炼。在这场大型综合电视转播活动中,师生团队分工明确、协同发力,分别承担统筹协调、新媒体摄像、转播系统摄像助理、导演助理、制片等多类岗位,足迹遍布景山、天安门城楼、广场中央及国博、人民大会堂楼顶等核心区域。纪念大会的很多精彩镜头背后,都凝结着中传人的专业付出与不懈努力。
本次纪念大会电视转播圆满落幕后,师生团队的出色表现赢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系统导演与总摄像的充分认可与表扬。这不仅是对中传师生专业能力的肯定,更彰显了我校在传媒领域、尤其电视转播方向的深厚积累。
志愿服务
学校于6月正式启动志愿者招募工作,经过严格选拔,最终组建72名师生构成的志愿者队伍。暑假期间,同学们留校备战,先后参加三次演练,模拟集结点位设置、动线安排和物资接发等环节,不断总结复盘,提升服务能力,确保在正式活动中万无一失。
校团委组织开展多样的业务培训和实践活动,丰富训练生活,8月15日,组织观演“铭记烽火 砥砺青春”首都大学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校长张树庭出席活动,并亲切慰问同学们。
8月27日至9月3日,我校42名志愿者赴梅地亚新闻中心开展志愿保障工作,提供翻译、引领及信号预订服务,高效协助记者对接需求;协助组织发布会,从媒体签到、材料准备到秩序维护均细致周到;协助指挥媒体记者高效转场,确保安全便捷出行。每日清晨5时,志愿者们准时从学校出发奔赴岗位,直至晚间8时结束。他们将专业所学融入高强度的坚守,为新闻中心有序运行提供全天候保障,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传媒青年的专业能力和奉献精神。
9月3日凌晨2时,30位志愿者在夜色中准时上岗,负责传媒大学地铁站嘉宾的集结引导、整体转移与秩序维护工作。他们在三次演练中总结出“车厢小组制”工作模式,无缝衔接集结、验证、安检各环节,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中午11时,志愿者们短暂休整后再次投入工作,引导观礼嘉宾有序离校。长时间坚守中,他们始终毫不懈怠,以温暖微笑、挺拔身姿、昂扬状态服务每一位观礼嘉宾,展现出小白杨们“听从指挥、专业高效、甘于奉献”的志愿精神。
远端集结
我校光荣承接本次纪念活动远端观众集结传媒大学站点的服务保障工作,为1800余名观礼台观众远端集结疏散提供保障服务,也是本次纪念活动承担远端集结疏散保障任务的唯一首都高校。保卫部(处)与远端集结专班、公安、属地政府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协助完成行车停放路线、安保点位设置等安保部署计划;抽调43名保卫干部、保安服务公司骨干为主要力量,多次参与演练、积极组织自身演练,全力做好训练、演练期间的校园安保维稳、校内活动场地与设施保障,配合有关部门圆满完成正式活动期间停车导引和人员集结、疏散等任务。
出征
9月2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廖祥忠在中传学术中心为即将参与纪念活动的师生作出征动员。廖祥忠勉励同学们,要以过硬的专业素养、饱满的奉献精神投入工作,在纪念活动的重要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中传师生朝气蓬勃、担当有为的青春风采。合唱团、摄助团队和志愿者代表先后发言,表达全力以赴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
从天色微明的晨曦,到暑气未消的午间,再到秋风习习的夜色,长达数月的备战后,各岗位师生精神饱满、整装列队,分批次有序奔赴各工作点位,校领导为出征师生送行。
观礼
学校组织20余名师生到现场观看大会盛况;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外孙、我校原科研处处长车晴教授,受邀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广大党员干部、参演师生代表通过多种方式,集中收看纪念大会实况直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车晴教授表示,有幸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九三阅兵,非常激动。“伟大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此次中央统战部推选两位抗日将领的后人,我和傅作义将军的孙子,登上了天安门,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当年浴血奋战抵御倭寇的中国军人的充分肯定。亲眼目睹受阅部队的雄姿,深深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自豪,多么幸福。我心中默默地对我外祖父说:您放心吧,现在国家繁荣、人民团结、军队强大,我们再也不受外国的欺侮了。”
凯旋
9月3日中午,参与纪念活动的中传师生队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顺利返回学校。
在北苑食堂,校领导和老师们迎接师生们归来。廖祥忠对师生们在纪念活动期间的辛勤付出与优异表现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大家以专业能力与奉献精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展现了中传风采。他勉励师生们要将此次经历化为精神动力,继续弘扬志愿精神与担当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持续彰显中传学子的时代风貌与使命情怀。
学校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工作中的专业表现,鼓励大家要将这份宝贵的经历转化为持续前进的动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
在主题打卡区,同学们留下温馨的照片和真挚的感言。
同学们自发齐声唱起歌曲《请你检阅》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与此同时,部分服务于梅地亚新闻中心的志愿者仍坚守岗位,持续奋战于新闻保障一线,全力保障大会相关新闻传播工作的有序进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站好最后一班岗。
此次纪念活动服务保障工作中,中传志愿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专业素养,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活动的顺利举行贡献了中传力量。
5月接到任务后,学校第一时间成立重大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学校党委全程指导、靠前指挥,为各项组织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期间,活动指挥部和上级部门领导同志多次来校调研指导,亲切慰问参与师生,对我校各项筹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校内各部门及相关学院紧密协作,参与师生主动放弃休假,克服高温酷暑和暴雨极端天气,高质量推进各项任务,学校同步精心做好留校师生生活保障,确保假期服务不断线,以全方位支持为筹备工作保驾护航。
在服务和保障国家重大活动中积极作为、发光发热,一直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在本次纪念活动中,华体会娱乐场 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尽锐出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再展中传作为、再绘中传风采,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思政育人和专业建设的长足发展,是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又一次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