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次回“家”,都能看到你守在门口的身影;每声问候,都能收到你最亲切的回应。对每个在远方求学的学子而言,你是在异乡最接近“妈妈”的人,因为有你的守候,寝室成了“家”。生活有你,我更安心,“最美楼妈”,楼妈最美。日前,后勤管理处举办了“最美楼妈”评选活动,校报也借此机会采访了在中传工作最久和最年轻的“楼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我们心目中最美的“楼妈”。
我在传媒大学的17年
卢克云现在是中蓝学生公寓E区的“楼妈”,也是在学生公寓工作时间最长的楼妈之一,从她2000年第一次走进校内7号学生公寓算起,到如今已经有17个年头了。当年31岁的她,现在还有两年就要面临退休,对此,年近五十的她很是不舍:“跟孩子们接触,自己都显得年轻了,有时候生活中有不开心的事,就都忘了。”
2000年的校内公寓7号楼住的是男生,那时卢克云刚刚来到学校,还是一名是值班员。门禁后经常会有晚归的学生,值夜班的她基本没法睡觉,但对于晚归的学生,她也只会宽容地“说说”。“大四出去实习的,都是同一个点儿回来,他回来晚了只能让他尽量早点儿。”她还经常目睹同学们因为学习工作上的不顺喝酒来发泄自己。“作为管理者,我们拿同学当自己孩子一样。有些时候赶上孩子发脾气了,尽量多沟通、多劝劝,让孩子明白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现在作为中蓝E区的宿管,卢克云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上班,这样的工作时间让她和学生们的接触不多,她有点怀念与同学们接触更多的值班员时代:“我当值班员的时候,天天见到同学们,可能名字不一定能叫出来,但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我们区的孩子。”
在校内宿舍工作了几个月,卢克云就来到了中蓝公寓,现在的日常工作就是检查各个宿舍的卫生和安全。这其中让她感触最深的就是宿舍违章电器问题:“这跟学生还是有点对立的,她要用,我要收,容易发生矛盾。同学理解还好点,但以前有的宿舍反复使用违章电器,这种时候就只能警告,再上报学院。”她刚工作时,没收的电器都是统一销毁的,现在注重人性化管理,一般先沟通,先给警告,给一次机会。“但光靠我们查、说没用,学生们自律意识还应有所提升。”卢克云希望每个同学明白安全的重要,火灾的发生有时只在一念之间,一时的疏忽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挽回的。
工作十七年间,卢克云见证了学校住宿条件等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学校为了分散高峰时段人流、方便同学生活,新建了中蓝餐厅;为了应对“蹦蹦儿”横飞、残街交通混乱的问题,修建了天桥;为了晚归的女生们的安全,将原先住在梆子井的女生调到了中蓝公寓;为了方便学校统一管理、保障学生饮食安全,用现在中蓝大厅的小卖铺、书店等代替了原先个体经营的小饭店;暑期炎热,学校便给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在北京实属最早;另外,宿舍的各项管理制度也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并趋于完善。
卢克云的17年,经历了从广院到华体会娱乐场 的种种变迁,学校同学的宿舍生活在越变越好。但“孩子们”长大了,阿姨也老了。
守住你们的生活,这就是我的青春
青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着迥异的诠释。对于目前工作于中蓝学生公寓C区的陈晓雅来说,青春是宿舍楼门口出入的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是对同学们耐心的关怀,是平静的坚守,是一个平凡而又责任重大的岗位——“楼妈”。
作为整个公寓管理团队中年纪最小的宿舍管理员,今年只有25岁的陈晓雅,也会被同学们亲切的称为“楼妈”。其实,与同学们年纪相差不大的她,却有着与多数同龄人相比难能可贵的责任感与耐心。
清晨的阳光洒满中传,同学们一天的工作学习即将开始,坐在中蓝C区门口的陈晓雅会和每一个经过门口的同学打招呼。从早晨八点半,到下午四点半,日复一日地值班、巡查,以她的年纪来看似乎有些过于单调,但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安全、舒适地在宿舍区学习生活,她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对于和自己年龄相差不大的同学们,陈晓雅展现出别样的关心。住在中蓝C区的张同学告诉记者,有一次,她有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明信片找不到了,而这张失踪了的明信片对于她来说意义非凡。得知这件事情后,陈晓雅一直安慰着焦急的她。在之后几天,陈晓雅一直将这件事情放在心里,留心收信处的各个角落,最终,在耐心的寻找下,最终帮她找到了这张“走失”的明信片。“真的很温暖”,张同学说。
换下朴素的制服,穿上连衣裙的她,与同龄人一样青春可爱,充满朝气。生活不只有眼前的单调和忙碌,也有诗和远方。“其实,我也想找个机会去旅旅行看看风景”,陈晓雅充满期待地说道。在日常生活的空闲时间,性格恬静的她也有许多爱好——唱歌、看书、看剧,也在追最近大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陆毅挺帅的!”
虽有自己的爱好,但在工作和休息之间,她也能掌握平衡。“主要还是要先份内的工作完成好,下班时间再放松,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这样也能让家里比较放心。”工作之余,她也会常常和家里联络,排解对家的思念:“有时候就跟家里发个语音,通个视频,告诉家人我一切都好。”
当记者问及她是否热爱这份工作时,陈晓雅回答道:“热爱?我热爱自己的工作,我想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儿!”对于陈晓雅来说,宿舍管理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是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同学们的安全,宿舍楼的和谐,离不开宿舍管理员们的默默付出,在岗位上的默默坚守。
有一种青春,是默默守候,是用我的青春守住你的生活,陪伴你最精彩的四年。
部分“最美楼妈”获奖者
李富燕 中蓝二期一等奖
“我是同学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她们,让她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学生评价:“进门的时候都会和阿姨打招呼,阿姨总会笑着回应你。其实我们研究生应该叫‘姐姐’,毕竟我们也一把年纪了……有些比较麻烦的维修阿姨总会帮我们联系,日常也很负责任,态度温和,看到阿姨就觉得温暖和愉快。”
杨淑玲 4号楼二等奖
“时间如白驹过隙,我来到传媒已经6年了,我待人真诚热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
学生评价:“杨阿姨就是特别优秀,对我们很温柔,但同时也会严格执行公寓管理制度。我们有什么合理要求阿姨都会答应,她就是我们的大家长。感谢阿姨一直以来的陪伴,阿姨加油!”
崔志娟 43号楼二等奖
“我来校内公寓已经6年了,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同事,与学生耐心沟通。”
学生评价:“阿姨特别好,对我们就像亲妈妈一样,关心我们的吃住,不让陌生人进来。刚开学的三天左右,阿姨就把所有人的脸都认全了,以后都不用出示学生卡了,一说‘阿姨好’,阿姨就会回应。阿姨对我们每个人都特别熟悉、特别了解,即使戴着口罩也能认出来。之前门口有一只小奶猫,她们把小猫抱起来放在一个盒子里。一开始我们以为阿姨会很严格,因为不让养宠物嘛,但是阿姨却拿了一些旧衣物铺在盒子里,当时就觉得特别温暖。”
秦娟 中蓝E区二等奖
“我时刻提醒自己把工作细致化,把宿舍区域安全放在第一位。”
学生评价:“秦娟阿姨给我一种很年轻、很有活力的感觉,每次回宿舍,看到她的一双大眼睛,我紧绷的神经都会松弛不少。无论阿姨是坐在窗前,还是在E区门口迎接我们,看到她就知道到家了,很有安全感。看得出来秦阿姨和其他阿姨们的关系也都很好,感谢她们为宿舍营造出温馨活跃的气氛。”
(编辑:阎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