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精神:“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最后就是叙事精神,我用一句大家都很熟的说法来解释,叫“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说这句话的时候自然变成了“播音腔”。每次面试高中生的时候,要他们对任何复杂现象做评论,他们很多人都会说“要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聊了。同时一些人对这个词的理解是有问题的,他们认为“用历史的眼光”就变成了“不要老看当下不好的”;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的理解就变成了“发展过程当中事情发展的必然性”,这是他们的理解。
我恰恰用这句话来说说什么是叙事精神,512汶川地震之后,《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在汶川现场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中年男子背着死去的孩子,记者写了一篇文章叫《回家》,大家看一看这篇文章。记者说要帮他,这个男子朝他微微摆了摆手,说不用了,这是我儿子,已经死了。
凤凰卫视记者在汶川北川中学采访的时候,学校塌成了废墟,我们去拍,镜头中有一个男子拿着长的铁锹在那默默地找,我们的摄像凑上去说大叔找什么,他没有说话。我们又问,过了半天,他平静地说:我女儿死在这里了,我前两天把她带回去,但是少了一条腿,今天再来找找。我们摄像停在了那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镜头中,中年男子走远。任何戏剧化的写作,任何编剧都编不出,这就是非虚构真正震撼性的力量。所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说过:“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小人物具体的悲伤。”我记得北野武也曾经说过,“死三十个人不叫死三十个人,是一个人死了这件事情发生了三十次”。我觉得这是非虚构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变化。因此我认为“用历史的眼光”就是“做出新闻的历史感,看到历史的新闻性”;“用发展的眼光”就是“关注发展中的失语者和绝望者”,这是我们从中汲取到的营养。
摄影/车怡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