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伦灿:激荡创新,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根基与使命

发布时间:2016-06-24浏览次数:1987文章来源:现代传播

编者按:没有文化何来创新,没有创新何来发展,文化产业实施二十多年来,成就瞩目,但是“过热”、“泡沫”、“盲动”也引来诸多质疑和触动。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除了简单复制和被动接受发达国家成熟产业链,还应该做些什么?文化要“走出去”该如何先“立起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又是什么?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又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文化理想?这些都将成为学界与业界必须面临和亟待解答的问题。谢伦灿教授从产品、资本、人才的角度,运用理念与理想、传播与传承、资源与资本、创意与创业、趋势与应势的融合创新学理,对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创新的“痛点”及成因进行了揭示,对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创新源泉、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看法和思路。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创意云、物联网、智慧城市、VR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理念的提出,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手段创新、内容创新的国家与全民创新氛围,实现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硬件创新与软件创新的同步,从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上,为中华文化传承和文化产品创新提供资源和动力,为中华文化的净化和弘扬提供不竭的力量。抢占全球文化高地、扩大国际文化影响、赢得世界话语主动。让文化产品做到“有种、有用、有料、有术、有趣”,让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国家发展进程当中的“硬指标”。

一、创新现状的痛点透视

(一)过度依赖,资本驱动不了多维精神产品的消费之痛

我们倾向于认为文化消费仍在“文化温饱”层次,错判了当前的文化需求已经是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精准消费。文化消费市场的分散程度高、文化产品集约率低,高层次、高水准的现代文化市场投资巨大、原创艰难再加上消费受众调查不足,缺乏精神产品消费的健康指导,过度依赖资源,文化市场野蛮生长。文化畸形消费更加说明了文化供给侧的改革紧迫。现在不是资本投入不足,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进一步加强互动体验,尊重文化产品的多维习性,避免过度、过滥和被迫的文化供给,降低文化资本浪费和文化资源透支,防范正常的文化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和文化厌倦。

投资依赖。投资、出口、消费是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三架马车”。这几年我国文化产业专项基金的投入及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的尝试导致中国式的文化投资大部分是政府购买。文化精品的产出效率又比较低,投入的资本不能及时转化成产品,反而只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升高产品的价格,减少个人的消费,减少社会总需求。虽然投资增长推动了过去几十年经济总量的极速增长,但也带来相当的负面后果,很多文化企业坐等每年的专项基金申报,挖空心思享受“政策红利”,本来政府想充分利用“买单”的生产投资模式撬动文化产品开发的热情,却成了很多文化企业的“鸡肋”,反而缺乏了在市场环境中的打拼热情,丧失了企业自主开发创新的能力,长久的超常态投资不仅导致了整个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的严重失衡,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

政策依赖。“政策依赖症”与“手机依赖症”、“酒精依赖症”类似,是指国民经济及各个主体对政策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持续依赖,很多文化企业把“政策红利”当成救命稻草,一旦脱离政策支持,就无法进行正常自我运行,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资金链紧张等种种经济病症。张维迎曾说:“社会要健康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怎么鼓励大家有积极性创造财富,而不是分配财富”,文化企业的政策依赖一旦形成,就会出现不良后果:心理投机加剧,期待援助增强,创新能力减弱,资金链紧张,企业效率下降甚至破产。

(二)重复建设,需求撬动不了飘逸轻资特色的市场之痛

从重复建设的成因出发,一般将重复建设分为“市场性重复建设”和“行政性重复建

设”,“市场重复建设”是经济运行周期和市场经济分散造成,企业的加入是市场价格和利润驱使的常见反应,是市场特征的必然选择,“行政重复建设”是由于政府决策直接造成的,应尽可能规避。文化企业大多属于轻资产企业,其盈利主要靠技术、策划、设计、创造、品牌、创意、商业模式等,由于复制成本低,复制方式简单,所以这种特色更容易导致重复建设。

产业园区重复。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千人一面”,影视园、动漫产业园、文化嘉年华的建设一哄而上,没有差别、没有原创、没有效益,停留在低级的服务外包上,竞争力低下,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去甚远。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使投资热情上升,开发商和政府对旅游文化产业园的前景持乐观态度,遍地开花,基于旅游景点赋予文化内涵的活动也提出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建设,无序重复、低端重复,“空壳现象”频现。总体而言,文化产业园区必须由“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变,基本路径是做好“加减法”。

项目内容重复。做文化项目就得有“干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创一个品牌,占一方市场”的豪气,“立正、稍息,日复一日机械般的重复”单调乏味,造成重复建设的具体表现大致为:从资源的角度看,小空间规模的资源越来越强烈,于是“创意咖啡屋”、众创空间、创客孵化器急剧增加;从投资主体的角度看,文化园区投资主体的逐利取向,是造成园区项目重复建设的主观因素;从行政绩效考核来看,招商引资作为不同部门和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也促使其唯“招商是举”,于是政绩趋风严重,这是违背市场需求的行政指导,其所带来的最大风险是园区引进的项目:产品同构、效益失收、投资失效。

(三)区域失衡,政策撼动不了固化地方观念的体制之痛

区域发展失衡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同样会波及到文化发展失衡,因此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务之急,国家为了文化产业区域平衡发展,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倾斜、文化企业布局合理化以及发展小微文化企业等措施推进。

区域发展失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东、中、西部不平衡的现象十分突出,这是“十三五”文化产业中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区域失衡的一般原因,首先是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那些远离国家文化经济中心的地区所在地理状况孤立,周边地区通常受所谓的“带病区域”的弱化影响;其次是国家政策制度上的倾向,“溢出效益”没有得到公平补偿,西部的一些重大开发项目,收益最大的地方不是投资所在地,边际收益呈由弱渐强向远方聚集;再次是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相对较低,劳动力对生产成本差异反应的极强刚性和资本的低流动性会导致区域收入和区域就业长期存在很大差异;最后不能忽略派生因素,如外部经济、人口状况、成本和价格惰性。协调区域平衡,要坚持因地制宜,不搞全面开花,实现“一方经济”与“一方水土”、“一方人口”相协调。

城乡发展失衡。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重城轻乡”的城乡二元体制。中国的城市文化被赋予了“先进”、“时尚”、“人性”等溢美之词,乡村文化在经济变迁、制度转向中一度退让,再加上大众媒介的传播偏向性,被贴上了“封闭”、“落后”、“荒芜”的标签,也逐渐被文化主体所疏远。城乡协调发展,并非要求“十个指头一样长”、“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但是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均等化,这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要义。

(四)人才缺失,技术带动不了多元业态融合的运营之痛

同样是中国人,为什么“劳务”要输出、而“人才”却要引进呢?“海归”的领军人才,在国内、本乡本土就是培养不出来吗?这说明,领军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并非我国没有领军人才,而是因为培养人才的土壤、平台缺乏使之脱颖而出的机制。文化产业的融合性,更是决定了文化与科技形成的是“越界、渗透、提升、融合”的多样路径。

有人文情怀且运筹帷幄的灵魂人物缺失。高端人才最有引力的地方,就在于他创新能力强、创业激情高,以其垂范效应、丰富知识、实践经验,激励青年团队。领军人才“一马当先”,带来人才团队“万马奔腾”,实现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在领军人才中,还有一部分如王健林、李彦宏、马云、俞敏洪、马化腾这样的创业型人才,他们带领企业团队,打开了创业空间,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取得了效益双丰收。

既亲近政府又远离政治的公关人才缺失。在任何一个国家,企业家远离政府都是不现实的,如何拿捏“亲近政府”的分寸更是一个问题。企业每一次亲近政府,都是一次大考,文化企业要有亲近政府,巧要资源,但不行贿政府官员,因此“既懂商业又懂文产”的优秀公关管理人才非常稀缺,文化企业要做到“不行贿,不漏税,不拖欠工资,不侵犯版权”的“四不”准则,才能成为百年企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