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
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关键是供给主体的结构问题。因此,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着力于有效供给,即扩以扩大有效供给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以创造并引导供给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增进文化民生的福祉、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活文化供给增长内生动力,推动新的文化业态不断融合、演绎、更迭、创新。
(一)创新人才供给
创新是供给侧动力结构改革的关键。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是重要的创新供给要素。创新人才供给,首先要将文化认同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用创新人才培养来统筹教育改革,打破限制,下放权力,激发活力,构建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合理的文化教育体系。创新人才供给,还应当将文化领域智库建设提升到国家高度,将文化领域双创人才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大力推动理论创新,突出应用对策研究,充分发挥思想库作用,尊重规律、科学管理。还要以文化发展需求和人才双创需求为导向,促进各类创新要素流动与优化配置,满足双创人才的创新创业需求,形成“市场牵引、需求导向、资源整合、要素协同、产业辐射”的全链条、全要素的运行模式。
(二)提升科技供给
文化科技创新是供给侧全要素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提升有效的科技供给,一方面要加大文化科技创新投入。增加文化科技创新数据库和平台建设投入,加大对高校和其他文化研究机构的应用型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扶持文化创意研究机构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提高文化科技创新转化。充分释放以高校和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完成从华体会娱乐体育首页
、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实现创新价值、创新驱动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给科技供给提供有效的保障和良好的环境,还应当不断加强文化立法。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必要性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的作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营造支持、鼓励、培育、服务、配套文化科技创新的法制环境。
(三)优化资本供给
有效的资本供给是打破条块分割、市场分割、释放市场投资主体活力的供给。优化资本供给,最重要的是在把握文化领域双效统一特殊性的前提下,在一些特殊文化领域实现政府引导,分类对待。如博物馆、图书馆等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行业,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个性的高雅艺术,如国粹京剧等,要在保证全方位投入、引导的情况下,政府重点扶持。
优化资本供给,还需要不断继续优化文化领域资本市场环境,完善文化领域资本市场机制。一方面要鼓励官产学研金共建创新联盟,促进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和企业设备投资改造。另一方面要全面深化负面清单制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注重突出文化企业的特点,体现文化领域不同行业的发展范围、特征及其特殊性,完善文化领域资本市场机制。
(四)加强长期规划供给
文化规划的有效供给,可以更好地引领文化发展要素有效流动起来,让文化资源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领域,从已经过剩领域转移到更有需求的领域,是文化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挥棒。
加强长期规划供给的核心是转变规划观念和规划实施思路,由注重眼前的短期规划逐渐向寓短于长、以长促短的设计规划的供给进行转变。长期规划的实施重点是在践行规划的过程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必须认识到,文化领域的规划落实,是以文化制度改革为龙头、文化发展结构优化为关键,攻坚克难地解放文化生产力、释放文化发展活力的一种长期行为。
(五)增加面向全球的资源供给
供给侧的改革显然不仅仅是拘泥于提升国内市场的供给水平,还包括了对国际需求的供给水平的提高。有效扩大需求,当然不仅仅是国内需求,也包含了增加的更多的国际市场的需求。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布局思路的文化产业全球布局至关重要。
在建设路径上,要秉持开放合作理念,推动文化交流传播与沿线国家全方位合作。在文化贸易上,逐渐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国家文化品牌,逐步推进文化自贸区、保税区的形成。以“中国故事”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点在于培育一批大型跨境文化企业,打通国际流通渠道,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不是让人“昏昏入睡”的说教,而是让人“津津有味”的乐道,是以世界通行的话语体系,实现文化领域的“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走出去”是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步。“走进去”是融入世界民众的主流话语体系,“走上去”是纳入全球受众的日常生活体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拉近民众心理距离、消弭民众认识误区、消除民众猎奇心里的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