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用文化涵育未来——对总理答记者问的文化思考

发布时间:2016-03-21浏览次数:188文章来源:求是网


三、赢得世界尊重:文化开方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16.7%,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游客”在全球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然而,国人海外旅行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被人嗤之以鼻的现象时有发生,这都是国际尚对国人不尊重的典型体现。以小见大,发人深省,赢得世界尊重,有赖于文化力量的不断深入。


1、前提:文明建设的基本要素

赢得世界尊重的前提是文明建设的基本要素不能缺失。其中,最为首要的是整个民族的信仰。不得不承认,我国信仰体系还没有真正建构起来。虽然已经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目标,但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八大后,反腐工作暴露了种种问题,这背后所隐含的就是道德的滑坡和信念的丧失。警钟长鸣,有所信仰,方能行走的更为自信。 

其次,完整的社会诚信体系、伦理价值体系也是文明建设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经济社会活动中出现的药品造假、食品造假等问题,反映了这个时代整体道德水准的大面积坍塌,这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赢得世界的尊重,仅靠强大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2、核心:以文化人,文化固本

总理答记者问中只有一个问题涉及到文化,但总理简短的回答却触及到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我们在反思近年来的文化建设时,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文化的产业化上。通过市场,文化产业要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但我们必须承认,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让其像春风雨露一样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的、平凡的生活中,少一些假大空的口号,多一些实实在在的道德熏陶。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能够在政权、朝代不断更迭的背景下长期保持社会形态基本稳定,完全得益于文化制度的建设与不断完善。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已经度过了列宁当时所预测垂死挣扎的时代,通过改革与调适,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显现出了新的发展活力,这其中资本主义社会文明、文化建设所起到的长期固本作用不可否认。同样,我国“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都要在文化固本和以文化人的系统工程上下功夫,这比GDP数字提升多少、GDP增速提高多少更加重要。 

3、重点:顶层设计全面支持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落实起来却困难重重。不得不承认十三五规划纲要里文化所占篇幅依然有限,给予文化发展支持的顶层设计依然乏力,这导致了文化发展位置的边缘化。我们理解国家的当务之急是经济建设,理解国家现在需要调整结构、补短板、去库存,但文化建设却可以“给点阳光就灿烂”——对文化发展的支持会产生显著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近年来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公共文化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逐渐提高到应有的位置,但从整体来看,文化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还未得到充分重视。不重视文化发展,文化的涵育作用就无法有效发挥,国民整体素质就无法迅速提升,赢得世界尊重就更是一纸空谈。因此,我们不能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类文明就自然而然提高;也不能持有经济发展会提高道德水平,市场经济会拉动道德经济的观点,这完全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判断。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经济社会可谓天翻地覆,与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相悖的是整体信仰、道德、文化滑坡的严峻态势,可以说是到了最紧要的关头。这是现实,我们必须承认。因此,必须通过发展文化来培育道德力量,发展道德经济。正如总理所说,我们要“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


* 作者系我校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纲要”专家委员会委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