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光、袁月明: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互联网话题标签

发布时间:2016-01-11浏览次数:312文章来源:东南传播

摘要:互联网革命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全新的传播空间。在社交网络中,话题标签的出现和盛行,具有明显的符号化、结构化、仪式化特征,呈现出明显的仪式传播样态。本次研究发现,话题标签的使用不仅提升了社交网络空间内的信息的结构化,还有助于网友进行自我形象的系统性建构。而从心理动因层面考量则发现,网民在社交网络中的标签使用行为,是为了进行群体意见表达和自我秩序维护,从而获取归属感、安全感、愉悦感。

二、作为仪式的标签:使用与满足

正如詹姆斯·凯瑞所指出的,仪式传播的目的在于传承文化精神,维系社会关系。而传播的“意义”包括精神信仰、文化习俗、归属感、秩序感等。仪式传播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参与者个体完成对仪式意义的理解与体验,从中获得对社会关系实践的认识与启迪;二是帮助参与者群体增强文化记忆、表征社会现实、营造同在感和共享感。鉴于网络媒介已成为现阶段仪式传播的重要场域之一,因此,不妨从使用与满足的视角出发,对网民在社交网络中使用话题标签时的心理动因作以探究。经过非结构性深度访谈,笔者发现,网民在社交网络中的标签使用行为,主要是为了满足以下几点诉求:

(一)群体意见表达与归属感

从社交网络“话题标签”最本初的功能出发,就是通过使用话题标签,使对某一特定话题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针对这一特定群体对象、就这一特定话题,进行自我观点的表达。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标签往往是约定好的或者固化下来的,带有一定的契约性,拥有一定群体范围上的认可度。那么这种意见表达,就可以让网友在他/她所指向的某一特定群体中或某一范围内发出声音,从而获得归属感。

在对Lofte r轻博客用户@讷言的深访中,她讲到这样一段话:

“坦白讲,因为我混Lofter是为了看文章和写文章,所以我加标签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让别人能搜到、看到我的文章。毕竟Lofter这个软件你也知道,如果没有加关注的话,其实大家都还蛮经常会通过点标签来找东西看的。Lofter的标签就是搜索工具啊。除此之外我如果要发一些自己的感想啊吐槽啊什么的,我一般不会加标签。大概就是这样。”而另一位受访对象,微博用户@失眠的马卡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我喜欢TFBOYS,我发关于他们东西的时候,就一定会加上#TFBOYS#这个标签,这样加上tag会很有归属感啊你不觉得吗!!!而且很方便通过标签找到同好(即:有共同爱好的人)。就反正我是这样。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喜欢他们啊哈哈哈。”

诚然,互联网出现以来至今,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新平台。它创造了一个令人目眩情迷的“网络空间”。尤其是社交网络的盛行,形成了更有群体特征的网络文化社群。这些网络社群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地域,彼此互不相识,凭借一种仪式性的资讯分享行为方式,而紧密结合成为一个类似于真实社区的集合体,“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成员彼此间会被一种强有力的归属意识所吸引。

因此,主题标签并不只是一种传播的辅助工具,使用主题标签进行网络空间表达的行为,正是在帮助网友成为其所向往的网络文化社群的其中一员,是一种建构共享某种价值的“伙伴关系”的过程,并以此得到群体身份认同,获取归属感。

(二)自我建构、秩序维护与安全感

传统意义上的仪式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仪式和社会秩序的关系问题。仪式被视为社会秩序的反映,也是构建社会秩序的力量,在创造、维系、适应和改变社会秩序中发挥作用。然而,当我们将视角由社会层次缩小到个人维度来看时,社交网络中的“主题标签”仪式也是构建自我认知、维护个人秩序、获取安全感的行为。

新浪微博用户@霁彩在深访过程中谈到:

“我觉得会给自己一个安慰吧。我不知道具体该怎么说。我可能是一个特别注重形式的人所以,就觉得这是一件每天都要完成的程序,不完成的话这一天就不完整。而且这种所谓的仪式并不仅限于对hashtag执念,像我,我每天还要发这种晚安微博,每天都要发,必须发,一天不发就难受。发完会才觉得特别有安全感,才觉得,啊,这一天真的可以结束了。”

@霁彩的话有力地证明了,社交网络用户使用主题标签的另一动因是:维护秩序,获取安全感。这一驱动因素突出体现在上文所说到的“私人订制类”话题标签的使用中。这种极具个人化的、程式性的微博发布行为,使网友得以在社交网络上建构起一个自我话语体系,并通过不间断的持续发布,不断加强和巩固这一体系,减少不确定因素,增强安全感。这种社交仪式行为的设计及投入使用,是个人通过仪式而进行控制混乱、形成秩序的方式,从而完成对自我的认同,达成与自我的和解。

(三)戏剧性与愉悦功能

詹姆斯·凯瑞在对传播的仪式观的论述中就认为,“传播是一个仪式化的行为,更是一种戏剧化的行为。”这与戈夫曼的拟剧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人们在台前建构不同的场景,进行不同的演出。而施拉姆早在《传播学概论》一书中就曾指出,90%以上的传播行为都具有愉悦之功能。因此,从这两个视角出发审视社交网络中的话题标签文化,网友的标签使用行为同样具有戏剧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网友的娱乐需求。

一方面,网友对于话题标签的选择性使用过程,不仅使意义构建的过程,也同样是场景构建的过程。更何况,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场景呈现而显现的。在某些情况下,网友进行话题标签发布的仪式行为,并不是为了传递信息(虽然他/她不可避免地还是会传播出一些信息),而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营造一种传播“场景”,构造出一种个人“形象”。因此,这种有选择性的话题标签发布,便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与前台表演成分,故富有戏剧性。

另一方面,正如新浪微博用户@Pikitty所言:

“哪想那么多啊,我有一些tag就完全看心情了,比如可能高兴时候我会加#好高兴啊又吃成长快乐了#,不爽的时候就会加#呵呵哒#,睡不着的时候就发#啊午夜深井冰出现#,胡言乱语呗,没想那么多。非要说的话我觉得可以当做一种发泄形式吧,自己开心最重要啦!”

作为一种传播行为,话题标签的使用虽具有仪式性,不仅仅是为了好玩儿,但其中也的确有娱乐的成分存在。无论是通过话题标签抒发愤懑,抑或是分享喜悦,从广义上来讲,这都体现了社交网络话题标签为受众提供愉悦的功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