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可视化产品中的问题解析
通过信息图表、手机交互、网页交互、动画视频四种形式的结合,全国“两会”的可视化报道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立体多样的生动态势。但距离可视化报道进入成熟阶段尚有一段距离,笔者认为,目前的可视化报道中仍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1. 设计思路的“去文本化”
无论是四种可视化形态的哪一种形式,都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将报道的内容由文本、数据向图形转变,目前的可视化作品中,少数作品仍然依赖文字内容,难以通过图形设计来独立、直观地传达新闻的含义,有的甚至通篇都是文字,根本无法让受众将其与可视化挂钩。我们说适当分量的数字可以让可视化的产品更容易理解,但过度“文本化”的图表、网页并不能称作可视化产品,只能叫做美化过的长文档。这样的设计显然没有从用户角度出发,忽视了用户体验,而成为了只是自说自话的产品。因此,设计者在选择主题时,应从适宜可视化的文字、图表入手,或者为抽象的文本内容选择适宜的可视化形式,尽量避免做从“文本”到“文本”的无用功。
2. 信息内容的有效传达
可视化表达形式的出现,将编码者与解码者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媒体将文本或数据进行可视化的过程,大大降低了内容的潜在多义性和理解难度,即信息能够通过可视化产品更有效地传达。但部分产品为了可视化而可视化,造成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例如,人民网的《怎么找到你身边的人大代表》动画视频,诙谐幽默的解说是为了增强趣味性,但解说语速过快,缺乏语调上的抑扬顿挫,一分钟的短片过后,观者只记住了短片热闹炫酷的形式,却很难对片中的数字信息留下太多印象,这就是形式大于内容。因此,为了让信息内容有效地传达,可视化作品在“编码”的过程中就要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并模拟读者的阅读体验,反复测试,让可视化的形式真正为内容服务。
3. 交互形式的丰富与完善
交互形式能让普通的可视化产品效果“更上一层楼”,带给用户更加具有趣味性、开发性的阅读体验。所谓开发性是指,信息触发和筛选的形式打破常规,更具创新。而有些交互作品仅仅停留在翻页、页面元素出现的动画效果上,作品的交互形式像幻灯片一样,这种交互仍没有与内容真正的结合,如果用户只需要手指不停地滑页就能浏览内容,那么如果内容的吸引力不足,很有可能就会被用户快速翻阅而忽略,而具有开发性的交互形式则可以更好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比如新华网《政府报告与我》的个性化信息筛选以及手机H5的交互小游戏,都是为提升用户参与感所做的积极尝试。
2015年“两会”可视化报道可以说是中央提出媒体融合发展后进行的首次集中演练,中央媒体、商业媒体都通过多种可视化的报道形式,为读者烹制出了一次生动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新闻大餐。在技术手段不断推进可视化产品创新的潮流中,媒体必须冷静总结“两会”演练中的经验和不足,不断完善可视化产品的设计理念,丰富可视化的报道形式,才能生产出真正好的可视化产品。
* 作者曾祥敏系我校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伟娜系我校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