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性衍生出的更新文化:创新的原动力
在网络中一个经常性动作就是“刷新”,它是指消除因时间间隔造成的内容或状态不一致,一般用于内容或状态变化较为频繁的更新,有时也用于网页反映迟钝的缓冲。于此共同衍生的就是网络“更新”。两相比较,“刷新”作为“更新”的表现形式和实现路径,更新则不仅强调每次刷新后的结果呈现,也注重每次刷新的过程累积。
相比较而言,创新意味着“破坏性”“颠覆性”,强调的是一种质变突破,而“更新”则关注每个时间节点、每个阶段的累积变化,是一种即时的、跟踪性的量变积累。创新是少数先导精英的最后突破,更新是每个用户都能自主参与的即时行为。正是“更新”的不断累积,才会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创新”的质的飞跃。更新既指网络技术上的推陈出新,应用软件的升级,也隐喻为一种生活方式、观念的更新文化。更新比创新对常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去适应,要去应用,要去交流,否则真的“out"了。更新的内部源动力就是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适应性,信息的个性化定制使得更新有了更持久的动力和更细化的分类。
(一)技术的更新文化
技术平台是互联网的存在载体,而互联网的变革也是以技术更新为基点,在这种更新迭代当中,已然决定了互联网的更新文化属性。
技术升级的背后,正是用户需求和市场适应的驱动。互联网的不断更新,更多的是一种不断“纠错”的过程,在这种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当中,推进更新进程。
以3 6 0杀毒软件为例,从2 0 1 1年开始,先后经历了7 0次的优化:
【1】正式版2.0.0.1330(集成四个反病毒引擎,防杀能力更强)
【2】尝鲜版2.0.1.1332(加QDisinfect技术,清除病毒效率更高)
【3】尝鲜版2.0.1.2033(改善感染型病毒的清除效果)
【4】正式版2.0.0.2033(包含最新云查杀引擎)
……
【69】抢鲜版5.0.1.5103(新增弹窗盒子,全面了解拦截历史)
【70】抢鲜版5.0.1.5105(弹窗盒子增加点评功能)
技术的更新有着周期短、频率高、功能强的特点,这种作为技术存在的互联网,正是在破坏性创新过程中实现着产品和用户的交互表达、市场和应用的磨合衔接。更新行为背后更加体现为一种需求体验的不断尝新,市场适应性的不断修正。
同样,技术更新催生了产品、应用。在技术不断完善的同时,产品不仅实现了纵向发展上的更新换代,更加在横向功能上实现拓展。
以百度产品为例,从“百度搜索”功能派生的“百度视频搜索”“百度音乐人”“百度云图”“百度识图”“百度特卖”和“百度教育”等搜索服务;新上线的“百度学术”“百度传课”“百度大数据代言人”“百度动物园”“百度舆情”等产品应用更是先声夺人。
产品的更新,意味着这种循序渐进的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细致化、分众化的定位契合了不同的产品需求,应用性、应时性的改变推动了技术的循环更新。
(二)生活方式的更新文化
互联网在社会发展中的定位经历了嬗变:从一种技术的存在演化为一种社会存在,更进一步内化为一种观念的存在,并且内化为社会互动的组成部分。生活方式的更新需求为技术的更新、产品的更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压力。“新的技术媒介却使得新的社会互动成为可能,它改变或消解了旧的互动模式,为行为和互动创造了新的焦点和场所,因而也就重新建构了作为其中一部分的现存的社会关系,以及体制和机构”。正是互联网个体行为之间的交互行为,达成个体与群体参与者之间同步或异步的信息交流和交换,以互动为核心重新架构和梳理了传统逻辑,促成信息更新、观念更新的转换和联接。
随着技术手段的同步刷新,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信息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从传统的口口传播到书面传授,印刷文明开辟的书写时代,使得读报纸成为获取新闻的主要手段;伴随着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出现,技术手段突破了书写、识字的门槛,让更多人成为广播听众;电视的直播、声画同步更加便利了获取信息、阅读信息的时效性和情境化。但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整合了媒介所能提供的声音、图像、视频功能,还打破了广播、电视的线性播出模式,由被动的等待某时某刻节目播出,变成主动搜索,随时选择,网页浏览成为即时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从海量捜索到RSS个性定制,以至大数据趋势分析,实时推送。但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打破了互联网的必须有网、有电脑终端的技术限制,移动浏览器、手机新闻APP实现了人机一体化、真正达到即时即地获取信息。
媒介工具的更新,使得“每一个媒介的使用者都会有这种感觉,当我们习惯使用一种新媒介的时候会逐渐习惯依靠它,就像我们依靠我们的眼睛、耳朵、嘴巴和手指一样。如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媒介成为我们的延伸,成为我们参与交流的肢体和头脑的替代品。但是莱文森也告诫我们,新新媒介赋予我们生产和自我投射的非凡的能力,它成为我们身体、生活、欲望的延伸,但同时它又属于它自己,这一点耐人寻味。英尼斯认为:我们对其他文明的了解,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这些文明所用的媒介的性质……也许还可以说,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
处于信息洪流当中的我们,作为信息的生产者,每个人都在聚焦他人的注意力,微博的意见领袖、朋友圈的自我呈现、晒自拍、做签到,甚至吸人眼球的噱头、骇人听闻的谣言都是每个个体自觉参与更新的现实表达,表达欲望的诉求远远大于表达内容。胡泳在《众声喧哗》中说:“在网络时代,我们越来越多地被迫同我们从未见过面的陌生人交往,结果是个人受到空前的压力,有披露自己私生活细节的欲望,同时却无法预估观者的反应……在互联网时代,普通人感受到同样的压力,为了向陌生人投射一种以一贯之的、能够留住记忆的形象,必须显示自己无可隐匿,为了吸引注意力和赢得虚拟观众的信任,许多人发现自己难以抵挡‘宽衣解带’的诱惑。”
同时作为信息消费者的我们,却也在不断地失去注意力,互联网时代注意力的“金鱼效应”,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而互联网中人的注意力也正如此短暂。人们在无时无刻地刷微博,却很难深人地研读,碎片化、浅阅读成为读图时代最大的阅读惯性;人们在走马观花地浏览,却很难记忆深刻;今天的人们还沉浸在汪峰抢头条的调侃中,马上又会投注到文章“出轨门”的热议中,关注点的对撞将人们脆弱的注意力解散,又迅速转移。
正是互联网技术更新换代,为互联网海量事件持续发酵提供了平台,更新文化既有积聚受众的注意力的需求,但众声喧哗中,更面临注意力被稀释的现实窘境,太快的更新或许更需要“冷处理”的时间缓冲和延迟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