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传媒业发展迅速,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冲击。加之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发展速度之快更是夺人眼球,许多“草根”成了媒体的宠儿。比如,电视节目撰稿人于丹因讲《论语》而出名;研究艺术与美学的易中天靠《品三国》而被人们熟知;写出《明朝的那些事》的知名作家当年明月居然是海关公务员。面对这些非专业传播者的竞争,不少人对专业传播者的前景表示担忧。
但是,在这个新媒体、自媒体近乎垄断的强势背景下,专业传播者真的走投无路了么?其实不然,专业传播者也有自己独有的竞争优势,就拿近年兴起的《逻辑思维》来说,这档节目以其制作者罗振宇的“新思路”成功地获得大家的好评,通过分析这档节目,我们便可发现专业传播者在这个行业中的优势所在。我们拟从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来分析。
一、注重内容生产
《逻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有料、有趣”。其中除了“有种”体现了逻辑思维独特的见地外,“有料”和“有趣”分别体现了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虽然罗振宇口口声声地说“内容为王”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但是节目的精华总是要通过内容来体现,内容决定了受众。一个直击佛教精髓的精品节目不可能在信奉基督教的地区得到认可。所以我认为“内容为王”永远也不会过时。
有人会说,传统媒体注重内容生产,非专业传播者也注重内容生产,那么为什么注重内容生产能成为专业传播者的竞争优势?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很久,最终在《逻辑思维》的选题上找到了答案。《逻辑思维》的选题覆盖面非常宽,用罗振宇自己的话说他在做实验,通过东拉西扯的选题总结出受众喜欢哪个方面的选题多一点,以后更好的对症下药。但是,仔细分析这些选题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内容覆盖面广,但大都讲的是非善恶、历史时事,满足了自媒体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广阔的范围与精彩的分析开拓了受众的眼界,在迎合受众这一点上《逻辑思维》做的相当的好。
我们发现,专业传播者的内容选择是站在受众角度上的,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弄明白观众想看什么上下工夫,而非会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准备自己所钟意的内容上。因此,在内容上,“受众意识”成为了区分专业传播者与非专业传播者的标准。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我们不能否定他们也有“受众意识”但是由于传统媒体的传播受制于意识形态等客观因素,传播自主权有限,所以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意识”是专业传播有力的竞争武器。
二、做到“有态度”
有态度,即有思想性。熟悉《逻辑思维》的人都知道,其节目的形式是每期都对一个特定的故事、案例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罗振宇个人鲜明的态度,他对自己态度的论述并不空泛,往往是依靠一些切实存在的理论和实例构架起来的。
从罗振宇对问题的态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在常人看来并不科学的地方,罗振宇在《逻辑思维》中多次明确表示他不信中医,甚至觉得中医百无一用。还有不少极端的态度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比如,他曾表示“近几年大学将会消失”“传统媒体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小以至于消失”“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岳飞是必须死的”等,这一系列的观点虽然没有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但是人们表示“听他分析的也挺有道理的”,这表明《逻辑思维》通过这些态度抓住了受众的胃口,这便是在态度上的成功。
有人会说《逻辑思维》抛出这些荒谬的论断是在“哗众取宠”。客观地讲,的确有哗众取宠的成分,但是《逻辑思维》仍然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这并不是简单的哗众取宠能达到的,用“以智取胜”更为贴切。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专业传播者在当下新媒体环境中的另一个优势:“差异化意识”。同样是历史故事,同样是时事案例,为什么别人的分析不能抓住受众眼球?因为他们的分析千篇一律。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只有新的东西才有市场,罗振宇准确地把握到这一点,认识到了自己与其它传播者的差异,并依此为依托抓住人们的视线。用自己“差异化”的态度在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