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一经播出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成为同时段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的双料冠军。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1976年到1984年的8年间,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拨乱反正”,冲破固有思想的藩篱,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如何书写这段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历史,如何直面“文革”过后纷繁复杂的政治局势,如何立体而丰满地塑造邓小平形象,如何把邓公的政治理念与国家发展和人民诉求完美结合,这是主创人员需要审慎面对的问题。
创作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笔者以为至少要把握5个关键点:其一,能够客观表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有敢于触及敏感话题的魄力和勇气;其二,对于中共党史和中国社会发展有着广博而丰富的史料掌握;其三,要有宏观的、长远的、前瞻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视野;其四,要有对于历史的敬畏、对于伟人的赞同和对于人民命运的由衷关切和深刻同情;其五,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规律的娴熟把握和努力创新。品读该剧之后,我认为主创人员在主题意蕴、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方面胜利实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突破。
一、主题意蕴
一部作品的主题关乎世界观和价值观,关乎作家、艺术家对于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历史和社会的认知,对人性的深刻领悟。本剧借鉴传记体和编年体的形式,反映了从文革结束到国庆35周年这段特殊时期的中国社会的总体格局,反映了邓小平作为坚定的改革者如何力挽狂澜,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过程。这部剧作的主题,涉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希望,涉及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命运和未来,书写了人与命运、人与时代、人与世界的关系,具有大视野、大格局和大情怀。
1.重回历史现场,讲述时代变革的必然规律
本剧把观众带到30多年前的历史现场,把包括“粉碎四人帮”、“真理标准大讨论”、“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和“邓小平出访”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重大事件的发生过程一一呈现给观众。通过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两种表达方式,以及真实人物和虚构人物两条叙事线索,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缘起,论证中国社会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如在剧作的前半段,关于“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剧集里,创作者通过不同政治身份、不同阶层人物的充分讨论,证明了“两个凡是”是行不通的。正如第14集中邓小平所言:“依我看,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是毛主席说的‘实事求是’,不是‘两个凡是’”。在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剧集里,作品用邓小平的亲身经历证明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如在第15集,邓小平来到广东宝安县调研。一位农妇饲养了十几只鸭子,却只敢把三只放到外面养,因为“三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四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了”。而村子里的很多农户,缺衣少粮、家徒四壁。面对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改革的步伐迫在眉睫,剧中邓小平感慨道:“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等不起了”。作品用这些点滴细节和基本事实来论证历史发展规律,论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选择、理论积累和实践路径。
2.呼应时代精神,温故历史以便确证未来
写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要有哲学思维、大局观念和国际视野,以及对历史充满诚意和敬畏的态度,同时要呼应时代精神和现实诉求。温故这段历史,一定要与当下中国的社会现状和未来走向相呼应,让观众看后有对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感悟,从而引领观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剧作对于改革开放最初过程的全景展现,与当下主流意识形态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形成了呼应。当今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样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和进一步对外开放,这是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精神的必然要求。
3.呼唤理想主义,呼吁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
在剧中,我们看到无论是邓小平还是其他中央领导,他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广大知识分子、干部、工人、农民和知青等各个阶层,同样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主义信念。在第3集,当身为理论智囊的夏默被重新启用的时候,他眼含热泪的感慨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啊”。在第5集,田志远对同济大学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转述了邓小平的话—“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李国豪听后老泪纵横。此外,大庆的石油工人、鞍钢“英雄炉”的工人、安徽凤阳生产队长刘金锁等等,他们虽然在“文革”当中历经磨难,但是对于祖国的未来和生活的愿景依然充满了信心、热情和希望,他们有着令我们为之动容的珍贵品质。以田源、夏建国、夏建红、刘金锁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背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有着明确的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