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经济秩序构建笔谈六篇

发布时间:2014-11-28浏览次数:889文章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儒家是中国国学的核心与主体。924日,习近平在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提到: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当下,我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期。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生活也显露出种种弊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企业诚信缺失,贪污腐败成风……

  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普通群众的不满,更影响了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和地位。在这种时候,我们或可在儒家文化的体系中进行反思,以其精粹思想来指导、修正当代的经济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以期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

    为此,《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邀请华体会娱乐场 经济与管理学院的6位老师进行笔谈。


  姚林青:儒家要求人们“见利思义”

  西方经济学中将人性假设为“经济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源于对自我物质利益的理性追求,只看重个人利益。儒家则要求人们“见利思义”,“义”可以理解为社会公利,强调在人的行为准则中要把社会公利放在第一位。“君子义为上”,孔子认为“义与不义”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判别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并不否定人们求利的欲望,孔子坦然承认“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然而对“利”的追求必须在符合“义”的前提下。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义然后取”。儒家文化要求谋利必须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之下进行,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而不单纯是“经济人”。


  孙红: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诚信体系

  “信”是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儒家认为人无信不立。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谈到“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在世上就会寸步难行。“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其基本含义就是诚实无欺、守诺践约。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社会也是要求人们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在工业化、城市化之前,人们的活动范围相对狭小、相互接触的人有限而固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相互之间的道德制约及时而有效。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人数相对较少的社会群体中生存、被他人接收,就必须以诚待人,儒家提倡的“信”的精神就显得尤为必要。如果选择“不信”就很容易被发现、被谴责、被惩罚,甚至无法立足。

  而随着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博弈群体的规模急剧扩大,“不信”的隐匿性增加,发现和认定“不信”变得日益困难,选择“不信”的人越来越多。如何改变这种趋势,仅靠人们的自觉和道德约束还不够,要在发扬儒家诚信精神基础上依靠现代化手段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诚信体系,无论走到哪里,让守信的人都得到实惠,让失信的人都受到处罚,才能使人们逐渐都自觉自愿地选择“信”,从而使整个社会和谐有序。


    仇喜雪:儒学有益于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

  人类社会已经超越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专业化生产和规模优势决定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成为必然。当下,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空前增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支付的增长已经超越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另外那些需要全球性集体行动的重大生态威胁正日益逼近,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森林砍伐,酸雨,人类健康危机以及大规模的移民等问题已经跨越了国界,这些问题都需要多边合作行动来解决。在这个相互依赖越来越紧密的世界里,靠暴力与战争,靠“绝对侵占”的霸权主义来配置资源,以及对商贸、生态等方面的败德行为、机会主义,势必就造成了冲突,对方产生冤冤相报的负向激励从而采取报复性行动。因为缺乏信任,合作难以为继。这样的负和博弈对富国穷国都是无益的,对富国,失去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对穷国,无法得到持续的国际合作和发展援助,经济的落后因缺乏信任而进一步恶化。对生态威胁方面采取回避的态度,不能担负应付的责任,但最终同一个地球环境的恶化让每一个人都无处可逃。而再次重建信任和信心,则需要高昂的交易成本。

  可见,没有一套促进和约束跨国界交易的制度规则的空前发展,全球经济的有序、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做到的。快速演变的发展问题需要开发出一些新的思想和规则去解决国际化的合作关系,为人们提供合作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让潜在的相互依赖合作成为可能,让合作带来和谐与效率。因此,“和为贵”对整个国际社会存在潜在需求,儒家思想若能成为国际经济的行为准则规范人们的交易行为,变成经济主体的自我实施的约束,形成合作共识,则可以在博弈中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影响合作顺利进行的因素降到最低,尤其是在复杂的国际交换条件下,更需要儒家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