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虹 白晓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共同体的表征体系与传播创新

发布时间:2024-08-13浏览次数:708

                                                          

内容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源泉与价值归旨。以融合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传统文化中民族共同体表征的支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脉相承、多元一体与兼收并蓄的价值意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话语要素,从精神标识、典型形象和民族故事等层面为融合传播实践提供了充足养分。以媒介融合推动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以渠道融合促进共同体传播有效互动,以场景融合建构共同体价值传播场域,可借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民族文化的融和传播策略。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传播;表征体系

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融合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编号:23VMZ010) 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4.06.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涉民族宣传的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没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就无法形成一种立足本土的民族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基于中国理论、中国实践的治国理政智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这种智慧的源泉。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族共同体的哲学思想、价值内涵和历史经验,为坚定多民族“大一统”发展的道路自信奠定了稳固基础。挖掘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助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思想动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存着中华民族悠久而深厚的历史记忆,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依托与价值归旨,为新时代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表征资源。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共通性。它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宝贵财富,经历了悠久历史的检验、传承与发展,是深入中国人内心的文化基因,可以跨越民族、地域、时代的界限,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深层动力。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自古以来的“天下大同”“九州共贯”“民胞物与”“四海一家”等思想观念深深扎根在中华儿女心中,在融合传播中弘扬和谐统一的观念,能够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审美性。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积淀了丰富的中国特色审美文化资源,加强和巩固社会主流审美,融合各民族的多样审美,能够使各族人民在灿烂的中华文明宝库中得到浸润与涵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民族共同体的表征系统,以融合传播体系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时代阐释和时代转化,形成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202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并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质作出了鲜明概括。“体”和“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体为实体、主体,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等,澄清了共同体的思想来源,用则指的是事物的作用、功能等,明确了共同体建构的实践指向。体用一致强调了文化主体性与功能性之间的互动互补,二者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北宋胡瑗、刘彝等思想家在传统体用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用、文”一体的理念:“圣人之道,有体、有用、有文,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其用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理念中蕴含着思想家对现象、本质与方法的内在关系的思考。其中,“文”指的是价值、观念和实践的可能载体。传播可以理解为在体、用的基础上延伸了文的维度。

民族共同体表征,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容的表现形式,不仅决定文本的意义生成,也影响着大众对民族问题的认知和理解。从“体、用、文”的辩证关系入手,共同体的表征体系包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话语要素与传播体系。价值意蕴为“体”,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普遍性。以融合传播对传统文化中多元一体、共生发展等思想理念进行援引和延伸,能够形成基本的话语框架。话语要素为“用”,它是这些价值观念的派生事物、延展形式与行为体现,是思想观念在发展与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外在联系与客观形式,承载着话语的表意功能,能够以解释、证实等方式支撑思想的传达和理解,在传播实践中常体现为具体的故事、人物、形象等。传播体系为“文”指这些价值原则的媒介载体和组织形式,是为了达到特定的传播目的而对话语进行编排的方式,包括融媒表达、传播互动、话题塑造、语态活化等,目标是使公众能够感知、理解内容并达成内在认同。

在融合传播中实现体、用、文关系的统一性,能够巩固心理根基、唤醒共同记忆并强化文化认同,把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大众,促进心灵相通。在价值意蕴上,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表征系统,能够形成论从史出、以史观今的延续性,强化共同体的逻辑性,具有更强的劝服效果。在话语要素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标识、民族形象与历史故事,这些丰富的表征资源有助于唤起不同民族受众的共同记忆,引发情感共鸣。在传播体系上,融合传播具有立体性、互动性、系统性等特点,通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同体理念,融通不同民族的深层文化意识,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实现体、用、文关系的统一性,就是以文化传播为桥梁建立人的情感联结,使“隐含”在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外显”,并将其转化为各民族“内化”的认知和行动,从而推动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共同体的价值意蕴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要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并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贯穿中华民族文化史的精神基因,在历史的进程中一脉相承,在时代的更迭中接续发展,凝聚成了民族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事实。在融合传播体系中建立熔铸古今和多元一体的思想框架,能够对民族共同体的价值意蕴进行传承与创新,实现对“体”的充分把握。


(一)熔铸古今:体现民族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连贯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七个着力”,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双创”的方法论强调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指明了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方法路径。共同体意识是在传统文化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是在共同发展、交融互动中发展起来的。例如,唐王朝以“天下一家”的理念对异域文化兼收并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元素,万国衣冠会长安的恢宏气象得以出现。又如元代和清代,蒙古族、满族对中原文化进行了积极的学习和吸收,完整的中华文化有机体逐渐形成。尽管不同历史时期的主导性文化各有差异,但各民族文化在交往和交流中不断融合,最终都纳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中。

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同时顺应当下、面向未来。因此,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要挖掘其中的时代价值,注重推陈出新,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意义、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例如,在现代化建设中,脱贫攻坚体现着各民族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的民族精神特质,乡村振兴实践中涌现出乡贤文化、精神共富等以文化人的传统智慧,生态治理践行着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生态文明思想。以现代化发展表征传统文化精髓,不仅能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创新、开拓进取的价值内核,还能体现传统文化巨大的生命力,给各民族发展带来智慧给养。以融合传播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既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生动展现多民族多元一体、天下大同的发展脉络,又要宣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团结奋斗取得的成就,细致描摹各族人民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的精神风貌,将“从头讲”和“接着讲”紧密结合,以辩证思维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二)多元一体:促进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通与发展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历史上各民族在其生活区域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样态,它们在交流与互动中彼此借鉴,相互促进。中华民族自古就强调“五方之民”共天下,判定一个民族是否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的标准,不是种族或地缘,而是中华文化。一个民族只要接受了大一统的礼俗和制度,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从隋朝的“混一戎夏”到元朝的“中国认同”“天下一家”,再到清末的辛亥革命,中华民族的交融史、发展史不断强化着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精神谱系。从“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到“康乾盛世”的辉煌历史,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成吉思汗的杰出人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的文艺发展,各民族的思想理念在社会、政治、艺术等领域碰撞交流、兼收并蓄,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多样基因,被各民族广泛接受的共同价值体系逐渐形成。那些深入中华民族血脉的共同社会理想和价值观念,积淀成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既要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充实驱动共同体意识生成的价值内涵,在多民族文化的同向同行中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建构民族共同体的表征体系,还要从各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寻找表征资源,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五千年来,不同民族的文化兼具共性与差异,缔造了“各美其美”的多民族文化,构成了“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各民族的文化相辅相成,彼此相容。在共性方面,多元一体的思想在诸多民族文化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如《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各民族的伟大史诗都共享着英雄人物带领人民追求自由、和平、幸福的故事内核,表达着对正义、智慧和秩序的崇尚,体现出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又如很多神话传说中都有各民族同源共祖、亲如一家的叙事表达,黎族的《三个民族同一源》、藏族的《珞巴五兄弟》等故事都蕴含了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同气连枝的认同表达。在差异方面,五十六个民族在语言文字、饮食服饰、节庆习俗等方面的多元化呈现,共同书写了多姿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厚植贡献了丰富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促进各民族之间平等对话,引导各民族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求同存异、多元一体的共同体理念,将各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转化为中华民族奋进前行的动力。


  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要素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强调智慧力量与文化实践的有机统一,即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内核要扎根于具体的实践与经验,同人民群众的现实价值观念相融通。因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充分调用具体化的表征体系,结合融合传播的特点进行话语形态的转化创新,使共同体思想为各民族人民所认同、所拥护。


(一)锚定精神标识,夯实共同体表征基底

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想、社会秩序、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它们在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中不断完善,凝结成了具有高识别度的精神标识。精神标识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构成要素,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外在表现形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思想框架和价值轴心。传播好具有共同体意蕴的中华民族精神标识,可以使其在各民族的认知信仰、情感指向、精神动力和意志品质等方面发挥价值锚定作用,夯实共同体表征的价值基底,提升共同体思想的可溯源性。一是传播好团结奋斗的爱国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精神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二是传播好守正创新的进取精神。革故鼎新、勇于创造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精神特质,涵养了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发扬守正创新精神,将历史经验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能够使各民族人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推动民族团结事业高质量发展。三是传播好开放包容的和平精神。中华文明是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和相互借鉴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各民族共同推动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尊重和传播不同民族的理想信念、生活习俗和审美偏好,能够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稳定因素,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与价值观。


(二)塑造典型形象,增进共同体表征感知

《易传》有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指的是概念不能完全表达事物的意涵。形象传播具有高识别度、嵌入性强等特点,能够增强共同体表征的易感知性。共同体概念源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是依托于多民族情感认同的有机结合体,而象征则是催生共同历史记忆和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⑤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征体系,应将历史与现实、应然与实然相结合,在传统文化资源中遴选并传播浓缩情感、认同、印象等象征价值的符号与形象,从而唤起集体记忆,提升共同体价值的可感知性。

首先,要提炼中华民族共享的历史符号。共享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历史上多民族的共同记忆,这些符号流传至今,得到了各民族人民的认可,如老子、孔子、墨子等先贤人物,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长城、大运河、布达拉宫等伟大工程,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等统一策略,传播好这些历史符号能够打通传受者的内心世界,强化各民族人民的归属感。

其次,要融汇各民族独特的审美符号。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多民族文化,我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拥有体现自身文化和习俗的符号,包括民间艺术、民族建筑、民俗技艺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苗绣、京绣、苏绣的群芳争妍,马头琴、冬不拉、苗族芦笙、朝鲜族长鼓的声声入耳,藏族唐卡、彝族漆器、维吾尔族错金银的绚丽多彩等。在融合传播中突出呈现这些文化符号,能够体现出主流文化对各民族文化样态的尊重与包容。

最后,要呈现各民族团结奋斗的象征符号。发挥五彩斑斓的五色米、多籽抱团的石榴、指引方向的红旗等符号的隐喻作用,在理性说服的同时,增强共同感、认同感生成的感性支撑。融合传播体系要使这些多元形象发挥各自的作用,建构具有强凝聚力的符号文本,巩固大众的公共感知基础。


(三)讲好民族故事,强化共同体表征引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能够为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提供历史素材、价值原型和共同语境,消解不同群体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障碍。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增强内容的亲和力、感染力和鲜活性,能够强化大众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现实发展的情感认同,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意蕴的可理解性。

在国家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两者具有一脉相承、相得益彰的内在联系,关于“共同体”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要讲好古代丝绸之路架设亚欧文明精神桥梁的故事、共建“一带一路”谋求人类共同发展的故事,这些引领性的中国实践积极应对人类挑战,实现了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必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积极影响。

在群体层面,中华各民族从古至今延续着顽强奋斗、共谋发展的历史传统。要讲好各民族互通互融、荣辱与共的故事,如文成公主入蕃、彝海结盟、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孔繁森援藏、西部大开发等,并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反思,从而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为各民族发展带来的实际价值。故事传播所引发的情感流动也能够拉近讲述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加深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认同。

在个体层面,应注重在民族交往实践中提炼典型事件、聚焦热点人物、关注具体经验,以个体化叙事激活正向情感。如传播苗族“吃鼓藏”和侗族“吃相思”这样的民俗活动,既能以美食吸引关注,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友谊、促进和谐。从民族英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民俗活动等入手讲述故事,能够实现共同体表征的具象化、立体化,激活集体无意识的共同体情怀。④集体无意识指由遗传保留下来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深层留存的普遍精神。融合传播体系要丰富表征要素的呈现样态,形成多视角交叉、多主题互补的表征系统,以柔性对等的姿态讲好故事,从集体无意识的层面不断提升民族感召力。


 三、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策略


无形的思想文化只有通过媒介才能扩大影响范围、延续生命周期。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质节目频出,并受到广泛欢迎,这表明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运用融合传播手段重构文化传承形式,创新民族共同体表征体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以人为本,增强传统文化传播中传受者之间的互动性,提升内容的广度和精度;另一方面,在融合传播环境下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激发不同民族受众的认可与认同。要通过媒介融合、渠道融合与场景融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激活与延展。


(一)以媒介融合推动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媒介通过“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精神标识、典型形象与民族故事,映射抽象的精神、思想或时代观念。⑤融合传播体系要提炼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共同体价值的话语要素,调动丰富的媒介样式,充分展现其中的当代价值,发挥文化的浸润效果,以“活化”和“巧用”的方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动能。国家民委创办“道中华”新媒体品牌,利用网络空间传播多民族的历史文化,为共同体价值的广泛传播提供了鲜活的历史与现实案例。以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等平台的协同应用传播具有共同体意蕴的传统文化内容,不仅能够提升各民族文化的显示度与传播力,还可以通过新颖生动的话语形态和表现形式使传统的文化样态获得新的发展,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发展各民族传承至今的杰出智慧。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主动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把握受众的需求偏好与接受方式,以融媒化、互动化的方式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表达,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华诗词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瑰宝。我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经典诗词作品。可以说,诗词是诗意人生的写照、家国情怀的寄托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结晶,在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华诗词文化鉴赏”融媒体课程?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75首古诗,以视听语言讲解中华诗词知识,以数字书架、融媒体折页等形式呈现相关内容,课程被推向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和广西等民族自治区。融媒体产品能够引导各民族地区少年儿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在立体生动的形象、流动的视听空间、温暖的配音解说中感受诗词简约之美、格律音韵之美、以诗言志之美,有形有感有效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造文化美育的共同氛围,发挥其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的积极作用。


(二)以渠道融合促进共同体传播有效互动

在融合传播时代,广播电视、印刷出版、网络视听等渠道创造了样态丰富的民族文化展演形式。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还原历史场景,使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产生具象认知,强化共同体表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印刷出版通过相关出版物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中共同体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清晰地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增强共同体表征的思想性与指导性。网络视听等新媒体则使更多的传统文化样式具有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能够提升共同体表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过去,传统媒体在意识形态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的扁平化传播模式冲击下,融合传播体系要建构起秩序性、协同性和自发性的互动模型,发挥全方位的价值引导作用。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应注重传播渠道的互补运用,发挥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印刷出版的理论优势与视听新媒体的表达优势。如“解码中华文化基因”融合传播项目以各民族的代表性非遗为主题,包含藏族唐卡、维吾尔族服饰、白族民居等文化遗产,展现了各民族共通的工匠精神、生活智慧和价值观念。非遗的“活态传承”是一个多民族交流融合、互学互鉴的过程,运用丰富的媒介形式讲好中国非遗故事,以多元渠道强化民众认知,能够巩固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生活关系、文化关系和情感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该项目推出的系列短视频通过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的“两微一端”面向各民族群体传播,引发广大网友关注和讨论,发挥了网络平台在社交互动、话题营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配套的融合出版物以图文并茂、嵌入视频等形式普及非遗文化,以年轻人喜爱的国潮风创新多民族交融的审美样态,促进读者的深度理解。融合传播不仅要拓展多元化渠道,更要形成精品内容的“一源多用”模式,以既有影响力实现滚雪球效应,提升对多民族群体的持续影响力。


(三)以场景融合建构共同体价值传播场域

融合传播的核心理念是面向大众、走进大众,因此具有一定的内容服务性。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交流场景,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场景,将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加深受众的认知与理解。“咱们新疆好地方”系列节目以“Z世代”视角切入,推出《什么是“巴扎”》《伊犁天马》《风力发电》等30集短视频,呈现了新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鲜活面貌。短视频以新疆大学生作为故事的叙事主体,结合三维建模、数据可视化等融媒体表现形式,以相近的身份和生动的话题实现了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的深度共情。作品上线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平台,并在城市公共空间、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形成“线上与线下结合,大屏与小屏联动”的融合场景。项目对新疆故事进行了可视化、可感知的输出,打破了交流隔阂,凝聚起了大众的共同认知与情感,能够促进民族群体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度认同。

场景通过重建社会关系,开启了新型赋权模式。⑦场景传播注重主观体验与空间连接,即通过展示和交互为用户创造审美体验,塑造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传播。⑧近年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潮、融、活为基调,推出《唐宫夜宴》《龙门金刚》和系列“奇妙游”等“出圈”作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表达相融相通。一方面,系列节目以“实景拍摄+数字技术”为手段,将全国代表性的古镇村落、山川大地、文物遗产与人物表演融为一体,创造了极具中华美学意蕴的视听空间场景。另一方面,河南卫视利用自有新媒体矩阵、人民日报新媒体等主流媒体进行宣发,将节目拆条成短视频在B站、抖音等平台传播,打造了全民参与的互动传播场景。通过将在地与在线场景相融合,“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使中华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在移动传播时代,场景融合就是要将不同主体、内容、渠道进行有机整合,拉近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各民族受众成为共同体表征体系的主动建设者和积极推动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起点、力量源泉和创新根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凝聚各民族精神力量,以共同体表征的融合传播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对于在媒体融合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作用。精神家园构筑必须久久为功。在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中,我们要用新理念、新方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用历史观铸牢文化观,用文化观引领民族观,⑨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


(作者高晓虹系华体会娱乐场 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华体会娱乐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白晓晴系华体会娱乐场 新闻传播学部副教授)



注释

①王学斌.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体系[J].人民论坛,2023 (23): 13- 17.

②编写组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2023: 12.

③赵超, 青觉 . 象征的再生产: 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文化路径[J]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      报, 2018 (6): 103-109.

④荣格. 荣格性格哲学[M].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03: 16.

⑤刘涛 . 超越“象征之殇”: 物质逻辑与图像阐释的媒介视角——通往以媒 介为方法的图像阐释学      [J]. 探索与争鸣, 2022 (12): 57-73+211+215.

⑥华体会娱乐场 联合中国广电数字教育发展中心、北京歌华有线等单位联 合出品。

⑦喻国明,梁爽 . 移动互联时代: 场景的凸显及其价值分析[J] .当代传播, 2017(1): 10-13, 56.

⑧彭兰. 场景: 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 新闻记者, 2015(3): 20-27.

⑨潘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中国民族, 2023(12): 14-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