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刊主编、学校蔡副校长应邀参加研究生院组织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与师生们交流得知,学校的两本C刊《现代传播》和《现代出版》给人的感觉比较“神秘”,不少人都有过投稿屡屡碰壁的经历。因此,大家希望两份期刊的编辑能和广大师生多些交流,讲讲什么样的文章更易获得青睐,以便大家有的放矢。期刊编辑是怎么选稿的呢?下面以《现代出版》为例作一介绍,供广大写作者参考。
一、《现代出版》的选稿流程
第一步,流程编辑对所有来稿进行初筛,剔除掉选题、体裁等完全不符合刊物刊发范畴的来稿,并将符合条件的稿件发送给相关栏目的责任编辑初审。第二步,责任编辑根据刊物既定的原则、要求等对稿件做出评价,形成初审意见:一部分不采用,一部分拟采用。第三步,责任编辑将初审完成的稿件汇总给流程编辑,流程编辑将拟采用的稿件发送给“专家库”审稿人员进行匿名评审,得出外审意见。第四步,刊物定期召开由主编主持、不同审次人员参加的选题会,第一环节,责任编辑对拟采用的稿件进行评述,会议综合责任编辑的初审意见和外审专家的匿名评审意见得出最终的用稿意见;第二环节,责任编辑简短展示不采用的稿件,提出不予采用的理据,供与会人员参考、讨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因责任编辑个人倾向等原因造成的漏稿。经过这一环节,初审阶段列为不用的部分稿件有机会“起死回生”,这些稿件将安排匿名评审,供下次选题会讨论。第五步,选题会不予采用的稿件作退稿处理,拟采用的稿件将根据情况分别进入“退作者修改”或编辑加工环节。第六步,完成编辑加工后的稿件将顺次进行二三审,大部分稿件能通过三审,个别稿件也可能因为编辑把关的种种考虑被临时撤下。撤稿原因将于下次选题会上进行陈述,供会议讨论、决议。三审完成后的稿件将经由排版、三校等后期流程,最终付梓。
二、《现代出版》的三个选稿标准
1.选题价值。选题是是研究方向和写作内容的定向,是判断稿件价值的关键因素。选题是否具有价值,通常基于几个考量因素:一是选题的创新度有多高,即相较于既有研究,该选题有所增值,而不是老生常谈、人云亦云。当然,所谓学术创新并非局限于提出新的理论、概念或说法,也可以是发现了新的问题,或者借助现有理论、观点,寻求到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所谓理论创新、视角创新、方法论创新等。二是作者的思考度有多深,即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选题的可行性有多大,这解决的是选题是否具有实践性和建设性的问题。学术研究毕竟不是天马行空,终究还是要解决现实问题或者指导现实问题的解决。四是选题是否具有再生性,即文章对读者是否有所触动和启发,促使读者产生了新的思考,这是选题的深远价值所在。后文还将对此作深入探讨。
2.作者价值,即作者身份、从业经历、研究背景等的“含金量”。不可否认,知名度高的作者具有一定优势,但这并非首位的决定因素,关键还是要看选题是否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就是说,作者知名度高,但选题价值一般,来稿并不一定采用;相反,作者没有什么名气和所谓的“来头”,但选题价值突出,这样的文章也是能突出重围的。对于自投稿件而言,作者与选题是否匹配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来稿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所写非所思,与自身关联不大,或者好写“大题”,实际无法很好地驾驭。比如作者没怎么从事过编辑出版工作,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也不深入,为了迎合刊物“现学现卖”。一般地,这类稿件善于“戴理论的帽子”,材料拼接痕迹明显,以空对空,很难有深刻洞见。再比如,不少来稿动辄谈论出版改革、转型与发展等宏大选题,但如果作者尚没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和运筹帷幄的经历,就很难驾驭,勉强为之,基本上也都是纸上谈兵,泛泛之言。因此,选题大小适中就显得非常重要。所谓“大小适中”,主要针对作者的驾驭能力而言,具体来说是指作者的身份、从业经历、研究背景等与选题是否匹配。这并不是说编辑选稿是“看人下菜碟”,但事实上一些稿件,编辑确实有必要先看看作者是何人。比如,一篇探讨出版企业经营管理的文章,如果作者只是一个年轻编辑,没有接触过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恐怕很难谈出真知灼见。
3.文章价值,即从写作角度对来稿所做的判断,一般包括主题是否突出、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严密、体例和文字表达是否规范等。这是稿件价值判断第三位的标准,也就是说,在前两个标准都达标的情况下,即便文章本身仍有瑕疵,甚至还有一些小硬伤,也不会影响这类稿件获得“退修”的机会。反之,仅仅徒有虚表,言之无物,再华丽的表达都不能让编辑为之所动。当然,如果写作者在关注选题价值之余,能细心磨合一下体例规范、遣词造句,从细节之处体现您对期刊编辑繁重工作的尊重,必然更能拉近您与编辑的距离。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出版》定位于“致力于编辑出版学科和行业发展的、专业的学术刊物”。所谓“专业性”,即祈愿理论研究 “接地气”,不太喜欢看似条条是道,实则徒具大而空的唬人架势,并不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所谓纯理论文章;所谓“学术性”,则提示广大作者要尽量避免落入“工作总结”式的藩篱,文章要有一定的学术品格和品位。
上述三个选稿标准是有逻辑排序的,第一位的始终是选题价值,在此基础之上,附加价值越多,稿件被选中的可能性越大。
三、发掘选题价值的一些技巧
1.不要小瞧“小”文章
“特稿”是《现代出版》的一个品牌栏目,通常刊发出自出版业界、学界大家的,有关前沿、热点、难点问题的,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重磅文章。这些文章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一经刊出便备受关注。显然,不是每个作者都适宜操作这些选题的,不妨根据自身实际,写些接地气的小文,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刊曾经刊发的《图书出版合同审查十要》《编辑如何“介入”书稿写作》等,选题具体,短小精干,往往因为所写即所思,信手拈来,一气呵成。还因为文字干净活泼,可读性强,成为点击率颇高、很受读者欢迎的文章。
2.热点问题的“冷”思考
避开热点,寻找冷门,或者运用逆向思维,都属于所谓“冷”思考的范畴。这类稿件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而这一“新”、一“亮”,文章自然就从众多来稿中脱颖而出了。比如,我刊几年前曾刊发过时任中国图书商报常务副总编武旭升的《反思当前出版发行集团上市热潮》,文章对当时各大出版发行集团“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媒介”的兼并重组热潮作了反思,提出应正确处理总量与质量的关系,警惕“主业漂移”,同时以募投方向为抓手,实施产业区域规划战略。热潮面前,作者敢于泼冷水,冷静、理智地摆事实、作对比、讲道理、提思路,发人深思。需要强调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思考,并非刻意剑走偏锋、哗众取宠,其本质和最大价值在于,为多维思考和科学研判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能性。
3.案例研究出新意
案例研究是学术研究的常用方式,也是很好的创新突破口。一段时期内产生的具有真实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个案及研究,不仅能与时俱进地验证、反证,进而论证既有论题。某种程度而言,极具代表性的个案本身,就已经具备了重要的样本价值。比如,我刊曾刊发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庄智象的《一个值得记录的成功出版项目》,文章详细介绍了历时6个寒暑、耗资数百万打造的“双效益”佳品《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授权之争、版权谈判、项目制作与营销等情况。作为项目总负责人,作者以第一人称、故事化的方式娓娓道来个中原委,特别是争取授权、版权谈判的曲折、较量和博弈,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散见其中的各种思量和技巧堪比一部版权经理人实用手册。文末对整个项目运作经验的总结客观、到位,让读者在“读故事”的同时获得借鉴和启发。文章万字,全文刊发,这在案例类型的文章中实属少有。
4.跨学科的视野
具有交叉学科视野和思考的来稿不多,优质好文更是少见。某种程度来说,这类文章是期刊编辑最为期待的,也是最需要作者潜心钻研的。华体会娱乐场 传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段鹏曾为我刊撰文《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出版业的发展变局》。文章借助英尼斯的媒介权力垄断理论、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的独特解读等,从出版权力结构变革、数字出版兴起导致新垄断的出现、基于优质IP资源的跨界竞争、社会化媒体导致的浅层认知阅读对出版文化功能的冲击等四个方面,对新时期传统出版业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任务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建诸作者深厚的学术涵养和传播学研究功底,文章既新鲜又厚实,成为当期当仁不让的“头条”。需要强调的是,这类作品绝非简单移植理论嫁接出版实践的产物,其必须具备三个要件:首先,作者需要有深厚的相关学科研究背景,或者至少接受过相关学科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训练;其次,他们一定时期内持续关注过编辑出版学科的实践和研究进展;再次,他们善于与时俱进地发现新的学科交叉点,并对其作了悉心研究。
最后,简要谈谈笔者对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类文章的一些看法。随着数据可获得性的增强,社会科学实证研究变得相对容易。实证研究偏爱于展示由数据统计分析抽取到的现象和事实,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导向两个陷阱。一是只要具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和一款统计分析软件,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各种估算和分析。然而一方面,数据的真实性、可信度、样本规模及取样的合理性等尚有待考量,另一方面,统计分析方法本身并不像加减乘除那样简单,如果研究者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操作并得出结果,则很可能出现对统计分析方法的滥用甚至是误用。另一个陷阱是,由于实证研究可供借鉴、模仿的范本过多,很容易为“思维偷懒”者大开方便之门,而研究者一旦热衷于闭门造车,则极有可能陷入“工具理性”,导致理论创新速度减缓。这类型文章,热衷于迎合和追捧经验研究和定量研究,往往“小题大做”,要么大动干戈地论证“常识”,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要么干脆陷入“精确的错误”之中无法自拔。这类文章被选用的可能性显然不大,广大写作者需要注意规避。
(编辑:阎玺)
(本文作者为华体会娱乐场 出版社《现代出版》编辑部主任 投稿邮箱:xiandaichuban@163.com 咨询电话:6578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