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傅凌波 向笠 摄影 申皓文)4月12日,由华体会娱乐场 主办,华体会娱乐场 华体会娱乐体育首页 处协办,华体会娱乐场 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承办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重大专项《以文化遗产推动文明对话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中传学术中心召开。国家文博系统、文化传播机构、高校及文化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课题研究思路与推进路径展开交流。
报告会评议专家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运全、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新华社研究院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傅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沁等担任。华体会娱乐场 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出席报告会并致辞。
课题组首席专家熊澄宇及子课题汇报人清华大学吕舟、吕宁,北京印刷学院吕宇翔,华体会娱乐场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靳斌、丁颖、何勇参会。会议由华体会娱乐场 华体会娱乐体育首页 处处长周建新主持。
张绍华指出,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精神的瑰宝和人类文明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这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更是连接不同文明、促进相互理解与尊重的重要桥梁。该专项契合了新时代文明互鉴的时代命题,具有重大战略价值。
开题报告环节,课题组首席专家熊澄宇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进行系统阐述。本课题将围绕文明对话“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效果评估和对策建议”五个方面展开,构建五个子课题体系,逐一对应理论构建、国际经验、中国实践、评估方法与战略体系等关键环节。
五位子课题负责人逐一进行陈述。吕宇翔聚焦基础理论问题,提出文明对话的概念内涵、价值基础与实践方向,为构建跨文化价值转化机制和“文明对话国际日”制度化奠定理论基础;吕宁代表子课题负责人吕舟系统梳理了国际经验,涵盖多边机制、双边合作、国际组织与个体力量,提出中国文化外交的国际借鉴路径;靳斌聚焦中国实践,分析国家在多元框架下的对话类型与现状,提出六大路径建议,力求构建中国特色文明对话模式;丁颖致力于评估体系建设,拟构建涵盖文化遗产呈现、对话设计、传播机制和受众效应的四维评估模型,建立智能化数据平台;何勇聚焦机制创新,提出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运行的“四环节对策体系”,推进国家层面文明对话战略整合与制度支持。
在专家点评环节,刘玉珠对课题结构和思路高度肯定,同时指出课题研究需从实际出发,聚焦对话的NGO平台、民间交流和资金筹措等机制环节,提出更具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助力文明对话“走深走实”。
于运全充分认可课题组资深专家领衔、中青年学者为主力的团队构成。他表示,课题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教科文组织机制对接,加大文化遗产交流、研究力度,拓展研究路径,同时与北京文化论坛、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等平台联动互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推动成果落地。
金瑞国认为课题对行业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建议课题聚焦文化遗产的传播规律与时代价值,文化遗产对话层面的逻辑特点,回应当前国际传播体系中的痛点难点,加强中华文化的核心影响力研究,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经验”。
万捷认为,在复杂国际形势下,文化遗产是共识最大、争议最少的交流纽带。他呼吁重视民间力量和多元主体,支持海内外文化学者深入参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践。
傅琰强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了具有全球借鉴意义的实践范式,突出根脉性理解、时代性表达、科技化传播与人民共享理念,应作为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提炼。
李沁表示,课题应强化文化遗产的“对话性”属性,从符号、叙事和媒介转换入手,推动文化遗产从静态呈现向动态交流跃迁,并提出“遗产政治学”视角以回应全球文明互动中的权力逻辑,助力中国在国际文明对话中的制度性话语输出。
熊澄宇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各位专家学者提出的真知灼见,不仅明确了课题总体结构和研究路径,也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课题组将继续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链接,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高质量、更强影响力的传播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