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近年来,视听传媒艺术领域在“提炼”中华文明的“标识”和“精髓”方面不断着力,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表现突出。当前正热播热议的《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中国国宝大会》第二季、《诗画中国》《一馔千年》等文化类节目,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呈现“提炼”智慧、精进方法理念。文化类节目的“提炼”流程和智慧,可以归纳为三个步骤。
第一是精华萃取。在相当数量的“爆款”作品中,创作者规避了一味追求“原汁原味”“完整再现”传统文化和艺术、却易显得“陈旧冗长”的刻板做法,而是以智慧的方式将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精华进行“点状”萃取。例如,一个诗句、一个人物、一个姿态、一个场景、一个古物、一个视觉符号、一个意象意境、一个情绪气氛等,都可以在大量的对比辨析中被萃取、被提纯,成为文化类节目的主题主旨、情节桥段、叙事线索的“核心点”,或情感“引爆点”。
由此可见,近年来文化类节目、作品的主题和元素,呈现了相当多元化的状态。例如《典籍里的中国》主打典籍、《中国诗词大会》主打诗词、《国家宝藏》主打文物、《经典咏流传》主打音乐、《国乐大典》主打国乐、《唐宫夜宴》主打舞蹈、《技惊四座》主打杂技、《此画怎讲》主打美术、《惊·鸿》主打戏剧、《只此青绿》主打色彩、《一馔千年》主打美食、《登场了!敦煌》主打地域风物、《万里走单骑》主打文化遗产、《国风运动会》主打传统运动、河南卫视《节日系列》主打符号奇观,等等。
第二是当代适配。被萃取的“点状”传统文化和艺术精髓,继续通过故事化叙事、视听化奇观、情感化激发,实现符合当代人认知习惯、行为方式、审美要求、价值标准的“转换”。
在故事化方面,文化类节目重视讲述的悬念设置、节奏把控、小切口展开,并不断提升叙事流畅度以及叙事逻辑合理性。在视听化方面,我们看到创作者力求让观众不断感受到突破视听极限的绚烂,以及不断感知到视听创意带来的愉悦。我们听到琴、筝、笛、箫、琵琶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浑然一体,我们看到诗词、成语、国宝、古乐、舞蹈、画作、书法、服饰、杂技、园艺、花艺、茶艺等诸多“点状”元素被高清屏幕中的媒介视听语言所炫彩重塑。
在情感化方面,创作者力求实现观众对节目中的人事物移情,进而唤起观众对中华文化浩荡岁月和代际沉淀的共情,在动容或欢喜之间,激活观众自觉生发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价值认同。这些都让传统文化和艺术不再遥远,而是成为适配当代人认知和审美诉求的日常体验。
第三是召唤参与。当前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并不以最终播出为工作的完结,而是同样非常看重播出之后通过各种形态、途径进行矩阵式传播,以及在传播的过程中召唤观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主动参与。
不少文化类节目重视通过将节目精彩段落剪辑成短视频的方式,借助各类中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渠道,实现节目内容本身,以及作品背后传统文化和艺术召唤力的“刷屏式”传播。文化类节目在青年人聚集的网络平台上,成为被火爆观看的对象;青年人通过弹幕、留言、评论、打分、点赞、转发以及二次剪辑、混合剪辑、发表分析帖等方式,对节目内容进行深入讨论,甚至以此激发创作欲望,形成自创的高品质视听、图文作品。
由此,通过萃取、适配和召唤的三个阶段、三种方式,当代视听传媒艺术创作者、传播者逐渐完善着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提炼”智慧,更不断探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传承密码。
在未来,随着媒介形态和信息传播模型的不断演进、传媒视听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理解力的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更需要动态适应当代人的信息接受方式、审美认知方式、文化价值方式的特质新变,文化类节目乃至整个视听传媒行业也须不断丰富“提炼”中华文明“标识”和“精髓”方面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进程。
(作者:刘俊,系华体会娱乐场
学报《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