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中心大型活动中心第二导演工作室第二创作组制片人,2017、2018、2020、2021年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播,曾多次担任大型文艺晚会总导演及总导播,系华体会娱乐场 1996级文艺编导专业校友。
从初出茅庐到阅历丰富,从热爱到专注,再到职业,张骥站在踏入电视行业20年的节点上,将第四次担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播。回望来时的路途,梦想的种子悄然开花;放眼当下的人和事,一切都在更好的路上……
热爱:二十年的“幕后英雄”
“你要有这么一个梦想,一定要有这么一个渴望,所以我觉得热爱是第一位的。”热爱,是张骥概括他二十年工作经历的第一个词语。在母校曾经满是泥土、野草的操场上,他第一次尝试拍摄移动轨效果,扛着摄像机坐在单车后座对着草丛拍摄,阳光透过草丛缝隙扑棱扑棱地闯进他的镜头;在学校的三讯道演播室里,他第一次走上导播台体验镜头切换,短短几分钟的摆弄,固定机位、中景、近景在他手下完成第一次连续切换;在MTV创意课上,他需要扛着摄像机穿梭于校园,在等待中拍摄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他的记忆里,那些基本的实践操作,让他认识了许多新鲜的事物,滋生了他走向文艺道路的兴趣。在中传这完完整整的四年,宛若一扇开启的新大门,带领他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也走进了自己热爱的天地。
虽然四年的大学时光终归只能触及知识的冰山一角,但现如今想来,上学那会儿丰富的初体验是他热爱之路历练的起点。当时拍摄的机器或许陈旧,拍摄的画面稍显稚嫩,但是入门,让他了解到很多文艺编导的专业内容,比如电视文艺的一些工种、门类、手段等,当时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让他收获了珍贵的参与感。母校提供了多元包容的氛围,象牙塔守护着初心,兴趣在滋生,梦想在萌芽,他怀抱一腔赤诚,奔向未来。
2000年,大学毕业的张骥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回想与文艺晚会的正式结缘,他说是从加入《同一首歌》节目组开始,节目组经常会做一些大型歌会和文艺晚会,也是从那时起,他接触到更多实际的工作。“我记得刚进台的时候,孟导(孟欣)问我说,你想干什么?我说,我想当导演。”张骥提起自己刚进台时的豪言壮语,忍俊不禁。
千禧之年,大刀阔斧改革的年代,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经济正迅速发展。在社会浪潮里激荡,对于新人张骥而言,既需要如火般感性的热爱,也需要秉承理性的坚持在现实里日复一日地工作。入台后,他先到后期部门工作,每天熬夜做后期,一待就是三年。三年做完后,他发现这段经历对自己将来当导演和导播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只有经过后期的编辑工作,导播切换的节奏才能得当,整体的呈现才会有画面感。至于不同景别的承接,每个镜头的时长,也要通过编辑才能完成。他意识到只有亲身去做,才会有自己内心的节奏和感受。后来在2004、2005、2009年,张骥担任央视春晚的导播助理,逐渐熟悉整个工作流程;2017年他第一次担任央视春晚总导播,而后的2018、2020年,他在导播台又坐了两年。
历练的道路没有尽头,但人们一定不会忘了自己从哪里起步。“我记得2004年11月6日是我第一次切换镜头,六讯,在北京丰台体育中心,节目是《想挑战吗》。”回忆第一次坐上导播台的场景,他感叹之前看到杨导(杨东升导演)一只手便能熟练操作切换,然而自己亲自下手尝试了半天却不尽人意。问题不仅在于新手的紧张,更在于缺乏经验。“所以这份工作必须得是实践才能够完成,尤其是电视这个行业,要多实践,多积累,真热爱。”在张骥稍显起伏的言语背后,依旧涌动着热爱与坚持,年轻而炙热。
导播室在不断更新变换,大屏前的切换按键愈发复杂,身经百战的他依旧如第一次坐上导播台那般专注、兴奋,初心未改,热爱如初。
专注:坚持做“观众的眼睛”
2017年是张骥第一次担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播,被问及第一次担任总导播的心情,张骥忍不住笑眯了双眼,“特别激动,真的特别激动。”
央视春晚是全国每年最大、最隆重的电视文艺晚会,无数的电视行业从业者对其心驰神往。张骥也不例外,亲眼目睹自己的师傅杨东升导演在春晚调机切换,运筹帷幄,他痴迷不已。2017年他终于实现担任总导播的梦想,热爱和现实撞了一个满怀。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初心和梦想,目标在心中,专注脚下路。
“导播工种的作用是在现场通过我们的多机位多角度把节目最精彩的部分呈现给电视观众,相当于‘观众的眼睛’”。春晚直播现场只有600余座位,更多的观众是坐在电视机前与家人共度春晚的。大家通过电视可以看到很多现场看不到的画面,包括不同的角度、特殊的机位以及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虚拟呈现。张骥强调,导播要代替观众去传递对节目的理解,把镜头总结呈现给电视观众,所以春晚一定要做到最全面、最精彩的呈现。除夕夜当晚,全程四个半小时的直播,只有精彩绝伦的舞台与导播精湛的切播技术相得益彰,观众才能收获绝佳的视听享受。
春晚也是一个持续性的高压环境,被问到是如何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时,他语气肯定地回答道:“那一天,我相信不管是谁坐到导播台前都会全神贯注,这是自然而然的。不管前一天是否睡好觉,心情是否紧张或者如何,那几个小时一定是自然而然保持高度专注的,不需要任何调动。”在张骥的回答里,“专注”一词从自己成为导播的那天起就牢记于心,对他来说,春晚节目之后的中央电视台片尾字幕在大屏滚动播放直至定在结尾,才真正是春晚结束的时刻。随着与日俱增的经验与历练,沉着与从容已成为他的习惯。或许上一秒他还在台下和同事插科打诨,但下一秒他便在导播台前正襟危坐,判若两人。
春晚的导播工种是特别的。前期从节目策划、舞美设计等到后期五次整体帯机彩排,导播都必须全程参与。这场花费大半年时间筹备的晚会凝聚了整个节目组的心血,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常人的想象。他举例说,有的时候舞美本身设计很完美,但是某些地方包括灯光的吊挂在镜头里呈现并不完美、音箱的摆放对转播有一定的干扰,这就需要不断地调整,最终电视直播时,所有舞美、灯光和音响,甚至包括现场的座椅摆放,都是完美的状态。导播的职责不仅仅是调机切换镜头,前期跟歌舞、魔杂类、语言类节目也会有多次的磨合。导播们力争对所有节目有最大化的了解,思考用最好的方式做好镜头组接,最后用一种最完美的方式呈现出来。
谈及春晚当晚总导播的工作安排,他详细地解释道,当晚主要和字幕导演、助手以及现场导演摄像配合。与字幕导演默契配合,及时切换主持人名字及其串讲词;与助手时刻沟通,提示细节镜头跟踪舞台;与现场导演及时交流,对各种临时调整节目顺序的情况随机应变……类似这些对接工作,包括导播在内这几位工作人员,在春晚直播当天必须时时保持沟通。正是他们在职坚守,相互配合,精彩的舞台才能完整地传递给观众。
职业:镜头下的人情百味
不同的节目,张骥也会运用不同的切换方式去调换镜头。对春晚而言,他希望展示一些气势宏大的场景,贴合吉祥团圆的气氛,而这也是他想传递给观众的温暖与喜庆。表演人数众多的歌舞节目,他会切换舞台大全景展示恢弘的气势;细节繁多的小品,他会特写人物生动的表情和细小的动作;包装复杂的节目,他需要权衡重点,尽可能展示舞台上更多的华彩瞬间。而这也解释了导播为何需要全程参与春晚的各个阶段,只有了解每一个节目,才能展示最精彩的节目。“我们会让观众看到各种角度,像反打角度、置顶角度,包括天屏地屏背屏等,还有很多虚拟设计等都是在导播室里完成切换的。”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总台鼠年春晚在除夕夜播出前临时添加朗诵节目《爱是桥梁》,致敬奋战一线的白衣天使以及武汉市民。谈到这一临时调整时,他回想道:“我记得特清楚,是年三十当天下午两点多的时候,几位主持人才到一号厅现场彩排朗诵,晚上八点就是直播。这可能也是这几年唯一的一次临时添加节目的调整安排。”
2020年元宵晚会是他最难忘的一次导播。空荡荡的一号厅,四名主持人站在侧台等待串讲。他把一个长镜头给向了舞台下熟悉的红座椅,没有一名观众。偌大的演播厅冷清得没有一丝人烟气,与往日热火朝天的现场截然不同。后来,这个镜头被各大媒体转载,疫情之下的一个缩影,却无法让人忘记。“那时候疫情最严重,我看到台下的场景跟往年的变化,心里非常感慨。”故事感充斥在张骥导播的很多节目里,抓取节目表演当中片刻的情绪,直接传递给观众,在他看来,这缺少了一些理性,但是他的风格。
不同的导播,有不同的方法,不管是讲故事还是镜头组接,即便是同一个节目,呈现的结果也会有鲜明的区别。而张骥的方法是,融入自己对节目的感受,尽可能完美地传递给所有观众。热爱与专注并肩,职业为热忱环抱,张骥始终在幕后、在导播台前为舞台护航。而今,又一年的秋天,正值硕果丰收;又一年的春晚,惊喜亦在酝酿。
(编辑:尚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