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春晚|刘睿:用最恰当手段呈现最好舞台

来源:校友工作办公室浏览次数:2584发布时间:2021-02-02

刘睿,北京七星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2020年北京卫视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播,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播组成员,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珠海分会场导播,系华体会娱乐场 1997级电视导演专业校友。

《中传人》:您是2020年北京卫视春晚总导播,请您分享一下这段经历。

刘睿:北京卫视春晚突出的是立足首都、辐射全国,突出 “京味儿”和“年味儿”,也是历年来众多卫视春晚中的一场重头戏。因此,我在与导演组及台领导进行多次深入沟通后,明确了节目呈现需要突出观众的参与感、现场的氛围感以及节目的创意呈现。

北京卫视春晚是录播形式,因此在录制过程中就可以发挥更多手段和想法,为最终的画面添砖加瓦。比如创意类节目《遇见》,由冯绍峰、苗苗和黄明昊共同出演。节目创意本身凸显的是古今穿越和过去、现在、未来的交织,演员需要在不同的场景和情景下以不同时代的服装造型进行多次表演,而如何用镜头去体现这种时空的穿越感是在节目创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难点。我们将整个节目进行了细致的拆分,分解到每个镜头,确定每个镜头之间的组接方式以及每个场景之间的衔接方式。在节目中又有多次场景的变化及演员服装的变化,我们通过“停机再拍”、“前景遮挡”、“道具过渡”等多种影视化技术手段来进行处理。

同时,这个节目也强调画面的电影感,希望在美感上突破传统舞台的视觉习惯。我们混合使用了电影摄影机和讯道摄像机两种器材,在重点段落和人物呈现上利用电影摄影机的特有画面质感来强化画面的故事感,在构图和摄影机的运动上也更加细致和克制,每一个镜头都希望能呈现出这个节目创意的美感。这个节目彩排加录制总共耗费了将近6个小时,但是结果证明一切努力终归是值得的。

《中传人》:除了北京卫视春晚,您还参与过中央电视台春晚的导播工作,您有哪些感受和体会?

刘睿:春晚是我们每个人从童年开始就存在的、一份关于家和团圆的记忆。而当我踏入广院、也就是现在的中传,开始远离家乡和父母的时候,春晚又成为了我每年归家的一种期盼。毕业后,央视春晚也一直是我心目中国内“难度最大、要求最高、意义最重大”的大型直播晚会。直到2016年,我才有机会真正在央视春晚的导播间见证这样一场晚会的诞生。

2016年,作为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直接参与的央视春晚,给我的感受还是非常特别的。那一年的总导播是我们97级的同学吕媛,我作为导播组的一员辅助她进行一部分文艺类节目电子分镜工作,这是央视第一次尝试在直播节目中采用这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是非常大的一项挑战。在剧组的半个多月里,我切身体会到了真正的“春晚人”是如何用自身的专注和敬业来完成这样一场高难度的直播工作的,有太多“坎儿”在等着你一个一个去跨越和攻克。

总导播吕媛在直播前一晚还在发高烧,但她在打了退烧针后仍继续坚持工作,可能这在她眼中也是“家常便饭”了吧。直播结束那一刻导播间里响起的欢呼声,既是我们内心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欢喜的体现、也是内心百感交集的一种释放。

《中传人》:2018年央视春晚,您参与了珠海分会场的导播工作,珠海分会场的表演运用了许多前沿的科技成果,也给观众带来许多震撼的新体验。这样一场充满科技感的晚会中,您的工作遇到了哪些挑战,您和您的团队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刘睿: 2018年珠海分会场的关键词是“科技感”和“狂欢夜”,因此在节目设置和拍摄方式上都有诸多挑战。以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为科技核心亮点的港珠澳大桥是珠海分会场的重点场景,航拍+地面+水上拍摄也挑战着全体制作人员的创意和执行力。好几个9-10级大风的夜晚,我们一直在桥上排练到凌晨,只为最后一刻的完美呈现。同时在珠海长隆的主体节目部分,集合了诸如飞车、荧光手技、穿火圈、水上飞人、垂直升降、花车巡游等等多种表演形式和类型,串联成舞台调度和舞台场景最为复杂的一个节目。很多拍摄手段和机位架设都不能遵循常规,需要不断在画面上寻求突破和创新。比如我们将摄影师与歌手一起固定在威亚上,就拍出了在空中跟着歌手飞行的特殊视角。  

《中传人》:您如何看待导播在春晚直播中的作用?您觉得春晚的导播工作最难的是什么?

刘睿:作为一名导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用镜头和语言去最好地呈现节目。春晚直播中,导播就是最重要的控制输出的那一环,所有画面的切出都直接关系到亿万观众对于这台晚会的最直接观感。春晚因为其特殊性,对于各种节目类型和观众的审美口味都需要有相应的表现方式。所以,作为春晚的导播来说,最难之处可能在于如何用最恰当的表现手法,为更多的观众呈现每个节目的精彩之处,让整场晚会在这个特殊的时间为他们带去特别而难忘的体验。

《中传人》:都说导播是“现场的艺术”,您觉得一档文艺晚会最终成功展现给观众,导播都具体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刘睿:晚会是“现场的艺术”,但导播的工作却不仅限于此。一场晚会或者一档节目的成功,导播在现场之外的付出可能要比在切换台前的几个小时多得多。一个节目的成功,除了内容本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就是它的呈现方式,或者说就是视听语言的水准。导播是掌握着视听语言的最重要角色,因此如何去设计一个节目的视听语言风格,从导播的第一张机位图开始就已经进入了他的“设计环节”;而最后的现场制作更多的是导播将头脑中构建的画面按照计划呈现出来。导播的作用更多的是把控视听节奏,创建影像风格,以及为节目内容做深化表达的服务。

《中传人》:毕业多年,您觉得母校在您的人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刘睿:我进入中传其实也是巧合,但可能也是这种巧合让我踏入了一条让我觉得不会后悔的路。其实很怀念在母校与同学们一起学习、拍作业的那些时光。特别是离开学校那么长时间后,这些都是让现在的我觉得弥足珍贵且无法复刻的时光。我怀念那些在暗房里洗照片不见天日,在放大机底下一待就是一个通宵的日子。现在的我,不仅仅通宵是越来越熬不起了,也没有办法那么任性地去把大把时光“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了。

在校期间我认识了很多同学,并与他们成为了一生的朋友。这里也有非常棒的老师,他们传授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将我领入了电视这个行业。我想所有中传学子会和我一样,走过的每一条路、进入的每一所学校、认识的每一个人,都会是他们未来的财富。这个财富可能只有自己才能知道它的价值。所以,不要急着现在就去判断值不值得,一切的努力和精力都是值得的,因为它们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编辑:尚新英)

上一篇: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