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五四精神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接过 “五四”的精神火炬。百年前,青年革命先辈不畏流血,对着时代呐喊出了他们的时代强音,百年后的我们站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之中,更应顺势而为,在互联网时代勇敢而深刻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此次“2020年春季学期华体会娱乐场 团学系统评优表彰”中,人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运营中心、王晨璐、于睿恺等集体及优秀青年获得“中传青年五四奖章”之“网络卫士”称号。他们勇担使命,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产出优质内容,用网络传播主流意识、传递青年声音。
网络卫士·人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运营中心
华体会娱乐场 人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运营中心成立于2019年3月,现设有编辑、采写与视觉传播三个分组。自成立以来,运营中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负责人文学院官方公众号的运营和管理,及时发布信息、宣传活动,并制作了许多极具特色的专题推送与多样的新媒体产品。其积极弘扬网络正能量,传递浓厚的人文情怀,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疫情期间,人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运营中心牢记使命,坚守阵地,积极推送重要通知与文件,推出了《共克时艰,仔细阅读——人文学院致同学们的一封信》《言必信,行必果——文文今日疫情关键词:“不离家、不返校”》等推文,号召学院师生安心居家学习,致力于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同时,新媒体中心积极推出身体、心理防疫贴士,例如 《@小白杨,请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南!》《心理防护,高度重视——文文带你做好疫情传播期间心理防护》等,为师生送上贴心防护指南。
疫情相关内容推送
在完成日常信息传递与服务工作的同时,人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运营中心还成功推出具有学院特色的系列专题,它们丰富多彩,点缀着同学们的日常文化生活。特别是在五四青年节期间,新媒体中心积极发挥正面宣传作用,推出《传承五四精神,竞展青年风采》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产品,带领师生回顾历史、传承五四精神。
人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运营中心推出的优秀作品不仅在学院师生中受到广泛好评,还获得了学校宣传部门的认可。如白杨网新闻报道了“开学第一课”、“人文书香阅读季” “风雨同心”等系列专题;“大家视野——温儒敏谈读书” “书香人文阅读季——电子书共享”等优秀作品也被中传官博转载。
“书香人文阅读季”系列推荐阅读书目
作为新媒体人,人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运营中心将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宗旨,继续发扬自身特色,努力做到“知识‘干货’与人文气息兼具,学术精华与青春风采并存”,打造更多师生们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
网络卫士·王晨璐
王晨璐,女,中共预备党员,国际传媒教育学院2017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任华体会娱乐场 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国际传媒教育学院2017级文化产业管理团支部团支书。
王晨璐认为,青年有责任和义务在网络上弘扬和传播正能量。在担任团支书期间,她积极响应校团委与学院团委的号召,每学期至少在团支部内组织一次主题团日活动,并将最终成果整理成为心得报告在班级群中进行为期一周的线上展示分享活动,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消化团日活动中的涉及到的党团知识,潜移默化培养同学们的先进思想意识,将团支部成员的思想建设放在团学工作的首要位置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正能量传播尽一份力量。
同时,她负责了校团委组织部的推送栏目“微团课”的管理和运营。“微团课”栏目致力于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科普和呈现党团基本知识,为校园中的老师和同学们提供线上团课学习的渠道。栏目内容涵盖重大时事热点、国家科技突破性成就、党团中央重大会议内容学习以及党章团章基本内容解读等,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时事的关切与独到见解。“微团课”丰富了团的活动形式,让同学们通过新媒体了解时事,学习先进思想。
疫情期间,王晨璐充分发挥专长,主动帮助家乡长跑协会酷走队进行公众号的编辑与运营,在重要时刻发出恰当声音助力正能量传播。她撰写了《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主题推送,在表彰自发捐款者的同时呼吁大家勤洗手少聚集,特殊时期认真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微团课”栏目也先后推出《致敬:逆行在疫情风暴中的他们》和《战“疫”:新兴青年群体在行动》两篇推送,展现疫情之下的青年担当与青春正能量。
“作为新时代传媒青年,助力正能量传播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王晨璐以新媒体为主要平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传播先进党团思想和主流价值观,引领校园新风尚。
网络卫士·于睿恺
于睿恺,我校电视学院2017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多次受到学院、学校、省部级和国家级嘉奖。此外,他积极参与媒体实习工作和国际学术研讨会;不断深入学习,致力于网络传播和舆论建设研究,发布了多篇深度报道。
2018年以来,于睿恺先后在《南方周末》、网易新闻和新媒体平台“GQ报道”参与选题策划和新闻报道等实习工作。他积极将所学转化为所用,在各媒体平台发出青年声音。期间,他主笔撰写了特稿《中国电视六十年》,对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做了细致梳理,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在实习经验基础上,于睿恺不断提高对互联网平台舆论环境的深刻认知,也渐渐明确:越是在复杂、多元的网络环境中,越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和引导,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抵御力”和“战斗力”。
发挥专业特长,讲好中国故事
于睿恺不断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用影像增强中国故事的网络传播力。2018年,由于睿恺担任联合导演的短纪录片《小课桌》被选送参与国际B类电影节坦佩雷电影节展映。
该短片聚焦当下欠发达地区的教育问题,记录了一位退休高校教师回到老家给没有机会接受课外辅导的孩子们义务开设课后辅导班的事迹。影片在互联网平台产生了良好反响,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先后报道了该纪录片的主人公,从而引发了公众对此事的持续关注。该影片是互联网平台上利用短视频形式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案例。
2019年底,《小课桌》入围第九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小课桌》导演团队
立足国际视野,传递青年声音
入学以来,于睿恺就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学科的学术研究,注重培养自己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研究能力。
今年4月,于睿恺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被“新闻传播学四大学术会议”之一的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协会录用,将在网络论坛发表。论文展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的媒介景观,这对于将中国青年之声传递到世界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于睿恺作为合著作者的论文先后于世界顶级学术会议国际传播学会年会、亚洲研究协会年会和国际媒介与社会学研究会获得提名和发表,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展现了中国的影视文化、社会政策和新动向等。
时代在不断发展,如今我们面对着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网络舆论场。于睿恺坚信,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他将始终提醒自己传承五四精神,身体力行地为建设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传递中国声音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络发展为我们提供机遇,也给我们带来挑战。网络卫士以昂首之姿勇担道义,积极发声,引领网络传播新风向,弘扬网络传播正能量。他们的文字中闪耀着新时代五四青年的熠熠光辉,诠释着五四精神的具体内涵。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当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定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以实际行动传播网络正能量,以青春的名义承担时代新青年的担当和责任。
(编辑 王雷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