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丽娜)3月10日上午10时,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通过WeLink系统召开学院全体教师视频大会,欢送即将赴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科尔沁右翼前旗挂职扶贫的刘京晶副院长,同时总结开学以来学院在疫情防控、教学、科研、团学等方面的工作,并对本年度学院工作要点进行全面部署。校党委陈文申书记、国内交流合作处徐红梅处长通过视频出席大会,陈文申书记作重要讲话。
国内交流与合作处徐红梅处长首先介绍了我校选派挂职扶贫干部相关工作。2020年是扶贫攻坚的决战之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我校作为教育部新增定点扶贫高校,与北京林业大学结对帮扶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学校党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其中挂职干部选派更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若干报名干部中,本着优中选优原则,经学校党委决定,选派刘京晶同志挂职副旗长一职,做好文化脱贫工作,帮助内蒙古打赢脱贫攻坚战。
刘京晶副院长在发言中感谢陈书记、徐处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学院会议,感谢学校党委、学院领导班子的信任和关爱,表示将谨记学校党委嘱托,竭尽全力完成此次重大政治任务,不负使命和党委期望,同时也将在扶贫挂职工作中历练和成长自己,充分依托学校各种资源,探索文化扶贫和智库扶贫的新模式,推动学院和当地在文旅规划、人才培养等领域建立全方位合作。
随后,陈文申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陈书记指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校教职工按照中央和教育部要求,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停课不停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学生教学工作。老师们在特殊时期,网上教学、指导学生、每日报送相关信息,非常辛苦,对各位老师表示感谢和问候。
陈书记说,在扶贫攻坚、决战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学院党政班子推荐非常优秀的、能够代表学校的刘京晶同志赴一线扶贫,既体现了刘京晶同志对这项工作的高度认识,也体现了学院领导班子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刘京晶同志克服个人困难,以家国情怀为重,舍小家团圆,敢挑重任,相信她一定能够在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上为学校争光添彩!同时也感谢学院党政班子,主动承担内蒙古扶贫工作的任务指标,多渠道引进帮扶资金,引入社会力量,学院的支持让刘京晶同志的扶贫工作更有动力和底气。学校党委非常重视扶贫工作,专门安排了书记、校长一起与外派扶贫干部谈话,同时,学校党委也非常关注挂职干部在外工作情况,将举全校之力为挂职干部队伍保驾护航。
陈书记表示,一直以来,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各方面工作都比较突出,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做了很多特色创新的工作。作为智库,学院为北京市委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文旅部等政府部门就疫情影响起草多份研究报告,并得到领导肯定与批示;多位教师在人民网、经济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主动发声;学院教师克服各种困难在全校率先开展四门36讲通识慕课,短短两周,慕课视频播放及点击量已超过百万;在湖北省江汉大学请求下,作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单位,学院克服各种困难,在最短时间内,高质量录制完成13门26讲780分钟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导读课程,驰援身在疫区的湖北兄弟院校;为缓解学校压力,学院主动募集2000支口罩捐助学校防疫工作。疫情期间,学院还通过举办富有特色的线上读书会、线上研讨会、本科生导师制、网络法律知识竞赛、社会学田野调查等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振奋士气、凝聚人心、传递正能量。
最后陈书记预祝学院发展越来越好,新的一年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祝刘京晶同志此行一切顺利,也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范周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扶贫工作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学院将为刘京晶同志的扶贫工作提供鼎力支持。未来两年,学院各系都将组织师生到内蒙古科右前旗对接开展文化扶贫和智力扶贫工作,把这项工作做出亮点并持续下去。今年的跨年直播公开课,主题即是“决胜建设小康社会,文化不能缺位”,将对全国10个扶贫县和村进行调研,我校在科右前旗派出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的村,就将纳入其中。同时,学院也将扶贫工作列入2020年工作要点之一,做好刘京晶同志扶贫工作的大后方,做好捐助、支持,规划好扶贫相关事宜。此外,学院还将继续开展高井村美丽乡村建设和易水湖乡村实践基地、非遗传播入乡村等工作,将文化扶贫工作切实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