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学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举办“疫情下的文化传媒行业法律问题及对策”线上沙龙

来源: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浏览次数:1160发布时间:2020-03-01

(通讯员 李敏)2月28日晚上,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主题为“疫情下的文化传媒行业法律问题及对策”的线上沙龙。这也是文化法治研究中心成立后举行的首次学术沙龙活动,来自各大高校、法院、文化传媒单位、律所的三十余名专家参会讨论。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范周院长、卜希霆书记、朱敏副书记、刘江红副院长、刘京晶副院长也参加了沙龙。

 沙龙由法律系主任郑宁副教授主持,她介绍了近期学院及法律系围绕疫情开展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并简要回顾了本次疫情对文化传媒行业发展的影响与政府采取的监管措施,希望参会专家就疫情对文化传媒与法律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发表真知灼见。

 阿里大文娱诉讼负责人李颖和腾讯诉讼部刁云芸总监分别就疫情对播出平台及影视行业造成的影响及对策作了发言。北京中视瑞德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王旗总经理发表了对疫情中版权侵权问题的见解。中央电视台版权和法律事务室严波副主任认为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并就舆情防控、电子取证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中国记协国内部副巡视员阚敬侠分析了本次疫情中各方媒体的表现。

 北京韬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军律师探讨了疫情对文娱产业及律师行业的影响,指出要重视社交媒体的价值。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晓磊律师从疫情相关政策发布的时间、文娱合同履行方面发表了观点。北京安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克峰律师从疫情相关法律问题的适用、律所云端办公等方面发表了意见。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白小莉律师从疫情对合同履行的影响与企业复工方面进行了分析。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亚伟律师结合自己从事的私募业务,指出本次疫情对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行业是发展契机。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厚哲律师作为第一批在一线应对疫情的律师,就政府应当如何制定疫情相关政策、律师如何开展远程办公发表了看法。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振武律师就疫情对文娱行业、线上行业的发展以及对企业员工的影响进行了阐析。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负责人丁宇翔法官对企业面临的合同履行障碍和现金流紧张问题提出了法律建议。一中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副庭长邹明宇法官从破产法的角度探讨了破产重整程序对市场和企业的积极作用。一中院团河法庭何锐法官重点讨论了疫情期间工资支付的劳动法问题。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中关村法庭庭长陈昶屹法官分析了不可抗力、舆情传播、个人信息保护及溯源治理的问题。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于靖民法官梳理了疫情期间高发的犯罪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客座教授魏永征教授与法律系何勇副教授都发表了对疫情期间谣言管控问题的看法。法律系李丹林教授指出,文化传媒治理现代化应当注重保障人的尊严。法律系刘文杰教授与程科老师就如何理解不可抗力各抒己见。法律系张鸿霞副教授发表了对疫情下的信息传播问题的看法。

 最后,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对各位专家参加沙龙表示感谢,对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虽然文娱产业占整个文化产业的比重不高,但影响力巨大,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不同的文娱产业企业在疫情中呈现此消彼长,面临重新洗牌,要善于化危为机,将司法工具用于企业活动的商事治理。这次疫情也要求全社会反思社会治理体系,提升法治化水平。

 本次沙龙活动对于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的要求,为提升文化传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文化法治智库支持具有积极价值。

(编辑:阎玺)

上一篇: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