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俐:很幸运一直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

来源:官微浏览次数:117发布时间:2020-01-07

赵俐带领播音教研室的老师们不断攀登科研高峰,积极参与实践平台活动。2007年,赵俐带领团队承担并完成了“播音发声”校级精品课程建设;2014年,赵俐任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副主任,在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与团队老师们一起编写并出版了播音与主持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之《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2019年,赵俐和团队老师们开展慕课申请和建设工作,《语言传播的发声艺术》和《播音主持普通话语音》分别获批与北京市共建的慕课项目和校级慕课建设项目,并分别由赵俐和徐树华负责。赵俐还和语音发声的老师们一起“以赛促练”,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其中,她与陈晓鸥老师负责“新闻基本功大赛”中“辨义识音”环节的出题、评委等工作,参与了“齐越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的导演、评委和作品辅导工作。

面对融媒体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赵俐认为,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需要的核心能力依然是语言交际能力。当然,我们有责任探索融媒体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新要求,也可以与人工智能技术联合提升AI播音员的语言表达质量。

一个好的教学、科研团队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业务交流带来的快乐远超过工作的辛苦感。我们创作基础部的所有老师都乐于业务探讨,并肩作战,虽累尤荣。”赵俐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这个有爱有温度的大家庭。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全体老师


为人师表,桃李芬芳

 从教20余年,赵俐培养了一批批小白杨。他们之中有的在求学苦读,有的奋战在新闻一线,还有的坚守在三尺讲台,传承知识。提起赵老师,大家感慨颇多:

赵俐老师是我大学时光无比感恩的一位老师,因为她是我大学专业课的第一任专业老师。那个时候大家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还没有任何概念,我就是一张白纸,一个高中生,还有些自卑,因为我看到很多同学颜值很高,有的声音条件特别好,我觉得自己非常普通。那个时候,是赵俐老师给了我人生的第一桶金,这个金就是信心。她让我先去做自己,鼓励我爱看书就多读书,喜欢观察思考就多写作,同时爱自己的声音,自信于自己的表达。只要是自己发自内心又精于思考的东西,就是真诚的,动人的。我觉得她当时教我的这个原则,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让我能够成为今天的王宁。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对面》《24小时》

《新闻1+1》主持人 王宁


第一次见到赵老师时,她笑得很暖,对每个学生都很热情,对每个错误发音“锱铢必较”。赵老师告诉我们不要说套话、漂亮话,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考。后来,我渐渐明白,自己去感悟远比别人给你答案更重要。

——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新闻》主播 孙扬


赵老师是我的小课老师,第一次见到她就感到如沐春风。她每次上课都会给我们辅导发声技巧,我至今还记得她讲唇部的中间三分之一发力时用手比着唇的动作。正是赵老师的鼓励与表扬让我的即兴口语能力日渐娴熟,这也是我工作中引以为傲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主持人 姚轶滨


感谢我的导师赵俐教授,她温文尔雅、亲切温和的为人和严谨求实、去芜存菁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犹记当年,老师每天早上都会在至善亭带着大家一起练声。赵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愿一生追随,尽吾之能,以孝吾师。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师 隋欣益


赵老师带着我一步步走进播音专业的大门。她不仅仅教给我播音知识体系,还培养我们全方面的素养。每次课堂上、每次的回课作业、每天的早功练习中,她都以身作则,不断夯实我们的基本功。

——2018级播音本科班 郑兆凯


赵俐和2018级本科小课组学生合影


 赵老师是点燃我小宇宙的人。每次上完赵老师的课,我的心里都暖融融且充满动力。正是老师一路引领着我推开有声语言厚重的大门,使我拂去灰尘,透过嘈杂,渐渐看到内在透出的光亮和丰富。

 ——2017级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李烁


赵俐和2018届硕士毕业生合影


1996年加入教师队伍,20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赵老师兢兢业业,在三尺讲台上倾注热情、挥洒汗水,秉承师德、教书育人。这样一位在学术上认真钻研、在生活中给予别人温暖的老师,是当之无愧的教学名师。

 (编辑:李佳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