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厦门一小区围墙上出现内容为"司马光砸缸赔款二十”的普法宣传画,针对这一典故“新解”,有孩子提出到底是人命重要还是钱重要的问题,引发了舆论争议。考虑到这一宣传画造成的不良反响,当地司法部门已撤掉该画作,截至发稿前该位置尚未补缺。相关部门及时响应值得点赞,但关于普法宣传形式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法治中国”建设力度加大,开展普法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制意识的重要一环。如何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如何吸引人们的兴趣是各地司法部门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方向。其中“借古求新”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法。典故本身内涵丰富,传播力强,是很好的宣传载体。但只抓住典故表象而非精神内核,就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 “司马光砸缸”出自于《宋史》,本是用来体现小司马光在朋友遇险时的淡定和机智,褒扬了见义勇为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的普法方向却成了“对于破坏公共财产的责任赔偿”。考虑此,孩子提出的疑问也就不足为奇了。普法工作者片面考虑了典故的事实而罔顾了背后深意,更何况按照现在法律中的“紧急避险原则”,在人命关天之际“损坏公共财物”不仅不违法,更是见义勇为的表现,还应当受到奖励。不走心的引典创新,反而让故事站不住脚,所预想的普法效果自然也无法达成。
好的借古创新,不仅能够让原本的事实更加贴近生活,还会让典故的深意成功地为宣传工作做“嫁衣”。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国外的重要讲话中常常会引经据典,赢得掌声。比如在2015年9月26日的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一句“量腹而受,量身而衣”简明扼要,点透了各国要制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的建议内涵。再比如在去年的G20峰会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一引用表明了当时经济的首要任务,表明了中国破解发展难题的决心。
由此可见,任何宣传工作要想做好,不仅要对宣传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宣传方式的选择也要认真思考研究。回到“司马光砸缸罚款”这件事上,如果普法角度换到“见义勇为”或“紧急避险原则”上来,最后形成的普法效果或许就大不相同了。普法创新是好事,但创新要建立在合理的事实基础上,要扎实牢靠,能够经得起推敲。让民众印象深刻是一回事,准确的传达法治精神是另一回事,这二者对于普法创新来讲缺一不可。创作者在创作时是“走心”,还是“走形”,就决定了最终的宣传成果将是深入人心的精品,还是惹起争议后、被匆匆撤换掉的一场儿戏。
(编辑:冼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