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市教学名师郑月:育桃李,拓新路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993发布时间:2019-01-20



郑月老师给同学们上导播课

郑月现任戏剧影视学院导演系主任,且一年有380多课时,尽管事务繁多,郑月仍然能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她笑谈“导播”思维对自己在时间管理和注意力分配方面的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生活中的她爱美食,为爱的人烹调于她是极大的享受;她好客,两盏香茗,二三好友,谈天说地,最是惬意;她喜欢出游,多是临时起意,随性而行,相信走过的每寸土地都将成为自己的故事。

乐见学生的成长,寻觅生活的美好,二十三年一路走来,郑月越来越清醒而深刻地意识到支撑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在看似平凡且重复的职业当中,教师也应不断追寻,不断探索自己真正的快乐源泉。”


学生眼中的她

我本科是文编专业的,大三上了郑老师的《电视节目导播》课,当时印象很深,记得第一次课,老师留了一个课后作业。分组讨论:一束光束投入一个被截掉一角的正方体,投射进正方体内将形成什么形状的投影。当时我第一反应,这不是立体几何吗,而且限定条件也不多(正方体的大小、投射面积、角度等等都没给),跟导播课有什么关系?!下课之后我们小组讨论,还问了学高数的同学。第二节课我们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演示图,用分类讨论、现场模拟的方法完成了课堂展示。后来,随着课程逐渐深入,在实践中接触到了导播的工作,我发现这个看似与导播关系不大的几何问题其实是在锻炼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而空间想象力对一名导播在架设机位、现场调机等环节都有着很大的帮助,郑老师是在第一节课打开了我们认识导播思维的大门。让我体会到了老师在课程中的良苦用心。

——2017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种震宇

郑老师是一个特别惜才的好老师,她可以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潜力和特质。郑老师可以说在我的演艺事业上给予了我转折点式的帮助。当时郑老师创办了一个原创音乐剧《周末要毕业》,在剧中我有幸出演了南芳这个角色,经过漫长艰苦的排练,我们在大隐剧场的演出好评如潮,后来还去东北巡演,在解放军歌剧院商演。这些话剧表演的经验对我帮助特别大,让我认定了演员这条路,坚定了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决心,是我踏上演艺之路一个良好的开端。

——2013级文编本科王鹤润

 郑老师是一位集严父和慈母的特征于一身的老师,对学生的品行与专业的要求很高,即严厉又温柔。音乐剧《周末要毕业》,那是第一次把联合实习的作品搬上社会的舞台。那时候我们都比较稚嫩,我个人对角色的理解,对表演的感悟都很浅薄。是郑老师的循循善诱,让我找到了创作的方向,有了“新”和“心”的感悟,才走近了角色。

 郑老师有很多课程,但她每次一下课,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我们面前,耐心指导并陪伴着我们,几乎每天都忙到深夜。郑老师让我感动的,不是告诉我们该怎么创作,而是陪伴我们指导我们创作。我们痛苦纠结时,郑老师就像慈母一般给我们关怀和信任;我们欣喜若狂时,郑老师会像严父一样教我们防微杜渐,更上层楼。我们迅速的成长得益于郑老师的“育人”方式,她教会了我们独立,教会了我们思考,让我们遇到了更好的自己。直到后期巡演,几十场演出郑老师一直陪伴在我们身旁,认真总结每一场演出的得失,总结经验让作品更加完美,从未缺席。我很怀念西配楼凌晨的微光,正是那几个月的微光,成就了聚光灯下的我们,让音乐剧《周末要毕业》获得成功!

——2009级电影学硕士付聪

郑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帮助比较大:

1.教授内容

广阔的学术视野:倡导多学科的涉猎,多维度的思考;

严谨的研究思维:注意修改语病错别字,不断斟酌研究内容框 架。

2.教学方法

严格要求:学习要求细致,课堂纪律严肃;

指令明确:通知具体而清晰,体现导播素质;

职业化教育:注重专业素质培养,承接社会需求。

3.为人处世

把握时间:时时把正负0秒作为追求,做好规划与预估;

宁慢勿错:遇到问题冷静思考,理性分析;

宽和待人、严于律己:对事不对人,给予学生大量机会;

独立的思考空间:学会独处。

——18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电视策划方向)研究生姚逸苇

(编辑:尚新英)

上一篇: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