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起源于西方,是多种社会科学理论的结合。作为学科本身,它存在“杂糅”的特色;作为引进的学科,它存在如何“本土化”的问题。在赵老师的传播学理论课堂中,她通常会在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做逻辑梳理,以图表的形式引导同学们形成思路,把这一学科“杂糅”在一起的不同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拆解开来。
在课程中,她常常还带领大家研究中国学者的论文,或是每节课之前和同学们讨论一些国际热点问题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再用传播学的视角将其解构,让大家了解传播学在中国如何本土化。这样的课堂教学巧思,无不体现着赵如涵为学生们设身处地的着想和她对教学的真诚。
她还特别重视课堂上的沟通交流和营造一个公平对话的环境。
课前,她会引导学生,推荐给学生们一些诸如《黑镜》《奇葩说》这样的影片,拓宽学生们的眼界,让他们对这节课的内容有初步认知;课中,她会和同学们充分交流观念与想法,即使是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也不会被她遗忘;课后,她会推荐学生继续阅读一些论文或是参观博物馆,更深的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思考。
“现在孩子们的智识水平越来越高,对整个社会的认知也越来越全面。我除了把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还会尽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上更有动力。”
赵如涵认为公平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课堂上,她会采用抽签或点名的方式随机提问同学,让同学们平等的参与课堂。在最近几节课中,她又别出心裁,采用随机抽取同学解读传播学漫画的方式让同学们对之前学过的理念做梳理和回顾,让每位同学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回答问题做准备,且被问到的概率是相同的。期末考试时,如果以论文结课,她会尽量给每个同学做论文的批示。如果是闭卷考试结课,她会做一个文档集中大家遇到的问题。考完试后,她还会尽力帮助大家梳理自己所犯的错误,帮助大家认识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赵老师讲课非常有趣,听她的课我总会不自觉开怀大笑。”17传播专业的常一琳同学说,“如果不是赵老师的推荐,我想我永远不会认真去看一些兼具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影片,永远意识不到媒介塑造的社会形态其实对自己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赵如涵的学生时代,她曾硕士交换去台湾,博士去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见识欧洲的传播学发展。
从教后,她每年都会参加欧洲传播学大会(ECC)、全球传播论坛暨国际传播学会(ICA)等在世界范围内有质量和声誉的新闻传播学会议。过去几年,她分别去过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美国的俄勒冈、捷克的布拉格、瑞士的卢加诺,最远去过波罗黎各。
“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会齐聚一堂交流彼此对于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和观点看法,那是个很有趣的过程。”赵如涵眼里似乎闪着光,“我可以在国际舞台上看国际学者怎样对话,视野被慢慢解构,抛弃对于一个国家的刻板印象,重新认识新颖的观点和理论。”
▲在ECREA会议上演讲的赵如涵
对于这些会议,她十分珍惜。这样的会议让其他学者知道在某些新兴领域和需要耐力研究的领域,都有中国学者在辛勤耕耘。“哪怕我本人的成果并没有那么显著,也可以有机会被国际认识,与其他学者展开合作。”
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从那里购买带走一些书籍和画作。这是她留给自己纪念的独特方式,从这些书籍和画作中帮助她窥见这个世界更多元化的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