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丝到华发:我与电视教育的五十年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1261发布时间:2018-12-06

编者按朱羽君,1937年出生,湖南湘乡人,曾任华体会娱乐场 电视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58年院系合并,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广播学院(华体会娱乐场 前身)工作,从事电视新闻摄影、电视画面研究、电视纪录片研究等相关课程教学,任教时间长达50年,亲历并见证了中国电视事业的起步与发展。

朱羽君教授潜心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为表彰她对中国电视教育的突出贡献,2017年10月14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协会将第二届“学人奖——终身成就奖”授予朱羽君老师。

“来了啊,快进来坐吧。”清晨朱羽君老师打开家门,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一边说话,一边和每位记者握手“你们的机位怎么架合适呢?”朱老师在客厅来回走动和蔼指导着前来采访的摄记者。从摄像机位置到角度,再到焦距、画面大小,她一一给我们提出建议。虽然是作为采访对象,但“师者”之风已扑面而来,让我们感受到了“被育”的温暖

一头花白头发,身着深色,言谈话语间满面春风,眼神中包含着慈祥与睿智,让人有一种亲切之感。很难想象面前这位精神焕发的老人已届耄耋之年。也正是眼前的这位老人,华体会娱乐场 的讲台上默默耕耘了半个世纪一幅幅画格、一帧帧画面,构筑着中国电视语言的艺术殿堂如炬如火,照亮了几代电视人前行的征途。

因缘际会,献身电视新闻教育

谈及与广院(中传前身)缘分,朱老师笑着告诉我们,“最初搞电视到学校当老师内心是不情愿的。1960,刚刚大学毕业的朱羽君,对文字、文学情有独钟,怀揣到报社当记者的梦想,盼望着一支笔,两条腿走遍祖国。然而,阴差阳错,毕业后她分配到了北京广播学院(华体会娱乐场 前身)教员,开始接触全新的领域——电视摄影教育。


那时,中国的电视事业刚刚起步,而朱羽君也对电视摄影知之甚少。她暗下决心:既然工作落到了自己身上,那就要全力做好。于是广播事业局的集中学习之外,朱羽君的身影经常会出现在北京电影学院,一节又一节地蹭课”,“疯狂”补充专业知识。同时,她还在各个图书馆寻找专业书籍、图片资料,整理总结,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教案。

第一次上课时,年轻的朱羽君只有24“说实话第一次讲台,面对学生,自己都有些懵。”她笑着回忆。成长是一个过程,磨砺才能变得从容成熟。此后经历了不断的探索与钻研,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帮助电视台制作专题片,朱老师也不例外,她拍摄的许多作品,如《海南《五指山上红领巾》《我爱北京天安门》等,送到了国外和地方电视台播出丰富的实践创作使得朱老师电视摄影教学逐渐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且乐在其中。

寒来暑往五十年教学生涯,朱羽君老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电视人,很多学生成为了电视领域的领导人物,而她自己也在时代变迁中探索电视事业和电视教学,成就了属于自己,也属于中国电视的学术高峰。

    开时代先河,立学术典范

“我这五十年经历了广播学院的整个发展历程,也可以说经历了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程”谈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朱羽君老师这样说。事实上,在中国电视教育事业发展每一个节点上,都有朱老师的探索和努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电视事业刚刚起步,朱老师从事的电视新闻教育几乎可以说一片空白,没有相关专业毕业的老师,也没有完全专业对口的资料可以借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朱羽君翻阅北京电影学关于摄影相关内容,完善理论知识;利用宝莱克斯机器拍摄16mm新闻片,增加实操经验同时在课堂讲授中进行积累,在此基础上编订属于电视新闻摄影专业的教材。改革开放初期,朱羽君老师撰写第一部专著摄影艺术讲座,以后在几十年教学生涯中,又先后完成了《摄影美学漫笔》电视画面研究》、《现代电视纪实》、生活的重构——电视纪实语言》生命的对话——电视传播的人本化》等书籍,填补和丰富了中国电视教育缺乏教材现实


进入8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朱羽君随学校领导一起赴美国进行教学考察,走访了纽约艺术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知名高校,国外电视中视频教学、实践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对朱老师触动很大“用电视手段进行电视教学”这一想法开始在心中生根发芽。1983,朱羽君老师和的学生一起,用了一年时间,拍摄完成了18的《摄影艺术讲座教学片,并搬上了中央电视台。一经播出,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反响,尤其是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该片获得了1985—1990全国电视教育节目一等奖”。此后,朱老师再接再励,根据90年代ENG电子摄像时代新特点,完成了18电视摄像艺术》教学片的录制


无论对于朱老师,还是中国电视教育事业来说《摄像艺术讲座》、电视摄像艺术》影像教材出现一个创举。很多非专业人士都是通过教学片摄影摄像开始有了了解。应当正是在朱老师她的学生的努力下,摄影摄像艺术开始普及,走进了千家万户。


90年代中后期开始,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媒体行业尤其如此。手机、电脑成为新的媒介终端,“两微一端”、VRAR短视频、H5等均占据了一席之地,媒介理论、传播理论也纷纷出现。此时,已经年过六旬的朱羽君这样说:“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我得要适应新媒体。”她开始和学生一起学习使用电脑、手机,接触媒介前沿的理论,先后阅读了《大趋势第三次浪潮、《理解媒介》、手机:挡不住的呼唤》著作并且时刻关注电视发展的最新进展,尤其是9.11事件、伊拉克战争不同媒体的节目呈现都对她触动很大。

逐渐地,朱羽君形成了自己对数字时代的理解数字时代,技术的进步是传播人性化的过程包含了人的愿望、人的意志、人的智慧,这一时代的特点是媒介的相互融合媒介与受众的相互作用。这一观念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作者,被称作“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保罗·莱文森的观点相契合。几经辗转,二人有过间沟通,收到过他的书信。谈到这些时,朱老师脸上露出了喜悦和欣慰。

如今再谈到半个世纪前的选择朱老师已经没有了遗憾,更多的是庆幸:电视最具时代感,电视表现方法、思维、观念都是与时俱进的,能够在教学中探索、传播新内容深切感受发展脉搏,特别享受

育人五十载  桃李满天下

19602010长达50的教学生涯,朱羽君为中国的电视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袁正明(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晓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体会娱乐场 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陈晓卿(纪录片导演)、王志(华体会娱乐场 校长助理)、何苏六(华体会娱乐场 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等等,如今活跃在电视业界和教育界的领军人物多出自她的门下。


80年代,朱老师与首批硕士毕业生合影

对于教学和学生,朱老师着特别的关注和热情,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几十年来,朱老师的生活很简单,就是写书和教书。她心头念念不忘的是电视事业发展的前沿,学的需求,都装在了她的心头。纪录片、新媒体、传播学理论,电视行业出现的新内容都是她研究的领域,虽然已经是电视学院最资深的教授,但说起课堂,她依然心存敬畏:“我唯一担是每次讲课,甚至有点紧张,总害怕把课讲砸了。”学生由衷地感叹与朱老师年龄相差这么大,她的课堂一点也不枯燥,她的观念居然比我们都


专注教学,关注学生,并不意味着要主导学生的发展。在引导学生上,朱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广院的学生是比较重视实践的,知道自己要怎么发展,如何向前走。”她提起了一段往事:有这样三位学生,沙颖、郑浩、陈晓卿,他们走的道络不同,但都很出色;沙颖摄影厉害,拍出的作品非常优秀,现在是美国一家商业电视台驻新加坡记者站的摄影记者,也是新加坡皇家摄影协会的顾问;郑浩则走向社会自由发展,对导演情有独钟,毕业之后拍摄了大量的MTV、广告,拥有自己的影视公司,在业内很有知名度;陈晓卿倾心纪录片,后来完成了《龙脊》《舌尖上的中国》等多部家喻户晓的作品。三位学生虽然道路不同,但都有自我的独立思考和追求,走出了最合适自己的道路。

在学生眼中,朱老师他们学术和人生路上的引领者。谈起与朱老师在一起的时光时,已经是著名导演陈晓卿动情地回忆:拍摄第一部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心里多少有些忐忑、惴惴不安,把成片第一个交给朱老师,发现朱老师在观看过程中,流下了眼泪,我知道自己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了。”从此,朱老师总是他作品的第一位观众

说起师生关系,朱老师也是深情满怀:“学生很纯洁,只要老师倾心相授,他的感激是发自肺腑的。而老师最开心的也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了成绩。

2010 73的朱老师告别了三尺讲台,开始了退休生涯,她想把更多的时光留给了自己,好好地享受未来的生活。书架上摆放着钟爱的文学书籍,墙上挂满了外出旅游的照片,还有众多的书法绘画作品。她的生活依然丰富:每周两次游泳,每年有将近4月在全国各地游览,坚持写日记、随笔,还不时和来访的学生、师友讨论学术问题,丰富延续着学术旅程

“希望大家能好好地做学问,好好地做人。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传播工作者。”辛勤耕耘五十载的“老电视人”朱羽君这样嘱托我们眼里满怀憧憬希望。


(编辑:丁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