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苏教授:与“21世纪杯”走过的十五年

来源:校报474期浏览次数:369发布时间:2018-12-06

3月26日上午,来自华体会娱乐场 14级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专业的颜冰璇参加了由中国日报社主办的“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站在决赛舞台上,看着台下满满当当的观众,神经紧绷的她却在那一瞬间放松下来——四个多月的辛勤准备给予了她充分的自信。“我顺利完成了自己的演讲,感觉发挥得还不错,回答评委问题时心情也很愉快,当时只觉得这么长时间的准备终于到了这一刻,很激动。”颜冰璇对于自己在场上的表现十分满意,坦言虽然当天身体状况不佳,但是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准。

然而,当天的比赛,她的指导老师——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吴敏苏教授并没有坐在台下“观战”。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位学生心目中的“王牌教练”近几年都不在现场观看比赛了,因为现场的紧张气氛会让她感到不适。吴敏苏老师培训我校学生参加“21世纪杯”已经长达15年,几乎每年她都能带领学生进入决赛并取得好成绩。现在她选择让学生自己放手一搏,是相信自己训练出来的学生拥有取得好成绩的能力。

颜冰璇的亮眼表现果然不负众望,她不仅获得了这项国内最权威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也再次延续了吴老师15年持续获奖的“传奇”。

英语有路勤为径

英语演讲比赛应该如何准备?有什么样的诀窍?

吴老师告诉记者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训练”——反复的训练。

“英语演讲绝不仅仅是口语水平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逻辑思维、表达方式的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吴老师会在读到好书或好文章时发给学生,让他们去阅读,去复述,去表达,学会概括和提炼,不断打破原本的思维模式,灌输新的知识和思想。这样深层的改变要在短期内完成,依靠的只能是不间断的训练和调整。

在吴老师看来:演讲稿是写给耳朵“听”的,而不是写给眼睛“看”的。她在辅导时会全神贯注地听学生的演讲稿——听到需要停下来去思考的地方就说明稿子不够流畅,需要修改。

在这次备战过程中,颜冰璇总共修改出了13个版本的演讲稿。甚至在比赛的前两天,吴老师还是决定把之前修改了8遍的稿子推翻重写,直到抵达半决赛所在地南京当晚11点才最终定稿。

吴老师告诉记者,虽然思维的改变很难实现,但她特别欣喜地看到所有被训练过的学生通过三四个月的练习都会发生质的变化。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表达能力、反应能力都在提升。

训练的内容除了演讲内容和发音吐字、仪表仪态、表情动作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对临场发挥能力的训练,包括训练对时间的掌控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每天进行即兴演讲训练的时候,吴老师都会拿着手机给学生计时,到两分四十五秒时吴老师会举手示意。只有通过这样机械重复的训练,才能让学生产生敏感的时间概念,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演说的时长。

训练时最短缺的也是时间。在比赛的冲刺阶段,吴老师与学生常常加班加点,哪怕是周末或是节假日也不能放松。吴老师笑着说:“我们常常训练到整栋楼都黑了,只有我的办公室还亮着灯,学部门卫的老师都有些头疼了。”

也是凭借着这样艰辛的付出,像颜冰璇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才得以从十几万选手中脱颖而出,站上决赛的舞台,取得优异成绩。

和无形的团队并肩

从2003年第七届“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开始,到CCTVCUP、APEC模拟大会、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种比赛,吴敏苏老师共训练了25人次。十五年来,她辅导了包括中央电视台驻美国首席政治记者王冠、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英语主播钟石和副主持金英乔、新华社CNC英语主播欧阳琪、英国《经济学人》研究员陈洁昊、彭博社(加拿大)制片魏然等大批杰出学生。

想到此前获奖的前辈们,颜冰璇表示在比赛的准备过程中压力很大,“他们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我怕我的成绩不够好,会辜负吴老师的培养。”

其实吴老师并没有在赛前给颜冰璇施加过多压力,但对于学生有着这样的顾虑,她也并不意外。“很多学生都会这样为我着想,觉得不要把老师保持的好成绩砸在我这儿。但其实我已经过了一定要追求成绩证明实力的阶段了,现在我只希望做到一点:全力去准备,享受过程,什么样的结果都可以接受。”

对吴老师来说,备战并不只是老师与学生的孤军奋战。在她看来,她有一个无形的团队,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才是这个“王牌教练”不断成功的原因。

颜冰璇回忆她的演讲稿准备过程时说:“首先我会根据题目自己写好‘已备演讲稿’,之后根据吴老师的意见做出修改。然后吴老师再把我的稿子发给之前参赛过的选手,大家一起帮我提意见或修改,使稿子更完美。”

吴老师说:“很多已经毕业、忙碌于工作的学生还在为我现在辅导的同学出谋划策。从前我为他们付出很多,现在他们也将这份关切放在师弟师妹身上。”这十五年来,越来越多她付出辛劳培养出的学生开始站在她的身后,反哺于她,成为她的团队不断强大壮大的无形财富。

坚持总有收获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晚,又有个学生请吴敏苏老师帮忙审阅演讲稿。稿子有很多问题,吴老师花了很长时间去说服他去认识稿子的漏洞,指导他如何修改,直到夜里11点左右才修改完毕。

吴老师有些感慨,“以前我常常想当然,觉得这个学生适合,那个不太适合;这个好一些,那个弱一些。但现在许多学生的成长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可能,你要给他机会、给他时间,让他成长,耐心去等待他进步。”

吴敏苏老师越来越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不同,她虽然积累了丰富的训练经验,然而自己并没有因此觉得轻车熟路。她告诉我们:教学中没有“万能公式”,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性格、知识结构、表现能力和语言能力,你都要根据每一个人去量身定制。她一直与学生一同成长着、探索着,而每一位学生也都在给吴老师取得的成绩添砖加瓦。

今年的比赛结束之后,吴老师在微信朋友圈写到:“15年了,我坚持的最好的一件事情真的就是辅导学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是时候说再见了。”前几年她也说过同样的话,但每次在学生找上门来时她还是不忍拒绝。

今年吴老师仿佛下定了决心,但采访中,她又不自觉提到了几年前中国日报“21世纪杯”的英语演讲比赛宣传片。在影片中她说:“这个比赛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现在吴老师回想起来觉得有些奇怪:她为什么脱口而出了“生命”这个词?她说“生命”这个词太重了,她应该说“生活”或是“事业”,可在那一刻,有些不由自主。

回过头来看,确实如此,在辅导英语演讲比赛的路上,没有人比她坚持得更久。

(编辑:阎玺)

上一篇: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