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何处——方言的传承与保护”在日前的华体会娱乐场 2018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评审中荣获了一等奖。“我们团队成员都来自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因为本身都是学习语言的,所以对语言的兴趣很大。我们也意识到几年来方言的流失其实比较严重,所以萌生出要做方言相关的社会实践的想法。”负责人2016级意大利语的宾佳迪表示,对语言的兴趣加上对社会热点的敏感,使团队选择了方言的保护与传承这个主题。
团队分为两组,分别在北京和广州进行调查当地方言的工作。在暑实之前,他们除了搜集大量资料外,还要制作PPT参与选题答辩,最终他们得到了导师们的批准与认可,在方案评审答辩中就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宾佳迪表示,暑期实践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方言本身,而是延伸出去,对用方言做表演的一些曲艺形式也做了调研。如北京组重点采访了相声与评书相关的演员,广州组走进了粤剧与粤语文创产品的世界。
北京组成员与采访对象合影
2017级马来语专业的汤凌屹所在的组别是北京组,她向记者回忆道,一开始的采访对象几乎没有可以拍摄的内容,他们面临着没有素材放进成片的窘境。还好后来与相声演员李寅飞和评书演员梁彦取得了联系。“采访李寅飞的那天下着雨,天气有点凉,因为路上堵车,李寅飞老师晚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我们看完了李老师的相声公益演出,又做了采访和拍摄任务,结束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但我们都还没有吃饭。”过程虽然一波三折,但对曲艺艺人们的采访跟拍使他们亲身体验到了北京话风趣幽默的特点。
广州组成员与采访对象合影
广州组的成员们走访了羊城网主编、电视台主播等人,还欣赏了粤剧表演。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一次预采访中,采访对象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对方以严肃姿态接连抛出的问题让第一次尝试采访工作的他们不知如何回答,现场气氛几度陷入尴尬。他们才意识到,这是之前对采访对象缺乏深入了解导致的,因此制定的采访提纲需要推翻重写。手忙脚乱的初次采访让广州组成员2017级英语专业的宁超凡印象深刻:“离正式采访还剩两天,之前带我们的两位师姐有事要回去,就剩我跟另外一个人做,当时真的超级紧张。”宁超凡坦言这是广州组团队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在做了充足的案头工作后,采访终于顺利进行了。
这次暑期实践让北京组的成员们了解到北京话与普通话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流变,还积累了不少关于相声、评书、话剧等与北京话息息相关的语言艺术的知识,如“包袱不断”是形容相声中包含了许多笑料,评书十分注重“扣子”是指设置悬念非常重要。对粤语文化的深入了解,则让广州组成员们感受到岭南当地的艺术魅力,接受到关于语言传承的优质观点,也发掘了传承方言的新途径:年轻人推广粤剧,鼓励发展“利是封”等方言文创产品,用当地方言拍摄电视剧,地铁和公交车用粤语播报站台等。
那么,乡音究竟在何处?乡音又将怎样延续?宁超凡认为关键在于合适的社会环境:“方言需要有一定土壤才能生长起来,如果这个环境缺失了,那它将无法生存下去,更别说继续发展了。”汤凌屹则对方言的延续持乐观态度,做这次实践活动之前她以为方言式微且在不断流失,但暑期实践之后她却觉得方言会一直存在下去。“只要本地区的文化情感文化纽带一直存在,只要我们一直有人在说,传承就不会断。”她说。
“乡音何处”暑期实践团队选择了北京话和粤语两种代表性的方言作为调研对象,向我们展示了方言的生存现状,并积极探寻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之路。由兴趣而始,由优秀的成果而终,负责人宾佳迪将团队的优势归结于“真诚”二字。她说道:“你真诚地对待你的作品,尽自己所能做好,那么你一定会有所收获,会得到别人的肯定。”
(编辑:黄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