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规则该为人情留一丝弹性

来源:华体会娱乐场 校报浏览次数:405发布时间:2018-11-02

10月19日,微博网友称四川某高校声乐系学生因亲人去世向老师请假,随后,该教师在课堂上公开表示:“如果这学期你家里面有四个人去世,我这门课,你只能重修。”而当天的另一则消息则是,华东政法大学一学生忘交作业,被要求论证迟交作业的合理性,而老师也以专业视角撰文回应,并最终接受了学生的解释。

同是高校教师严明纪律、同日曝出,引起的舆论反响却大相迳庭——四川声乐系教师虽然打着“履行职责”的旗号,言语间却缺失了最基本的一点人情味;反观政法大学教师,有理有据、手段灵活,师生间一来一回的两篇文章,处置得当,彰显“大学之风范”,赢得了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称赞和尊重。

两相对比,我们应当反思,相似的事件何以出现迥异的舆情?刚性的规则能否为人情留出一丝弹性空间?

首先,教学规则的设定,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和保障教学秩序和质量,不该成为教师赋权立威的工具。教师和学生平等以待、相互尊重,规则贯穿其间,为师生各司其责提供指引和保障。若是教师一味地单方面强调师道尊严,以管理者和服从者的关系看待和处理师生问题,甚至以学分和成绩作为筹码、以规则作为维护权威的权力工具,不仅违背了规则设定的初衷,更与大学平等自由的思想文化氛围背道而驰。

其次,坚守规则无可非议,但就规则对学生过分苛责,甚至口无遮拦,无益于学生品德和人文关怀的培养。四川声乐系教师在学生经历丧亲之痛时,言辞刻薄、漠视生命,非但没有师长风度,甚至有悖于常理人伦。这并非是批判其墨守成规,而是指摘其师德甚至德行的缺失。为师者,不仅要“学为人师”,更要“行为世范”,孔子主张要以“有言之教”传授知识,以“无言之教”以身作则感染学生。宽容、同情、悲悯、博爱……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不能单靠书本上的文字,更要靠为师者点点滴滴的言传身教,靠为师者高尚的情操德行、靠为师者高洁的人格魅力。

再次,法不外乎人情。原则必须坚守,但规则可以变通——规则的意旨更多在于规范,而绝非制裁。政法大学教师的处置方法既维护了规则的尊严、保证了对其他同学的公平,也不至于使管理过于逼仄、窒塞了人之常情。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虽然规则不该冷酷,但人情也不是酱缸。学生只有恪守规则、严于自律,以自律求自由,才能为“法外容情”创造必要条件。

最后,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一种纽带,是维系教育之所在,横亘在师生之间的不该是冷冰冰的规则。刚性规则若没有弹性,师生关系仅系于单薄严苛的规范,缺少深厚的师生情谊加持,就会空洞脆弱,甚至矛盾丛生。说到底,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相互悦纳、亦师亦友,才能教学相长。为人情留一丝弹性,才能为良性的师生关系和师生互动留出互相理解和包容的空间,师生间的联系才能更加牢固。

(编辑:黄诗雅)

上一篇: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