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莹峰 曹菲璐)7月29日,我校暑期实践团队8名同学们出发前往爨底下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活动。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实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位于京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解放前属宛平县八区,现属斋堂镇所辖。距京90公里,海拔650米,村域面积5.3平方公里,清水河流域,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1℃,自然植被良好,适合养羊,养蜜蜂。爨底下是国家A级景区,于2009年度荣获“北京最美的乡村”称号,同时也是北京美丽乡村联合会会员村。2018年3月,入选北京首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录。
早上7点,8位同学从学校一起乘车出发前往爨底下村。路途中,同学们通过与司机聊天,了解到爨底下村距今有400多年历史,现保存着很多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是我国首次发现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村落,颇具特色。整个村庄都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依山而建,层层升高,村分为上下两层,村里有一条蜿蜒的东西走向的小巷。同学们落宿于爨底下村的地道的四合院民宿“厚德福老宅”,住在5人通铺的大炕上,亲身体验百年老屋的文化与气息。屋外碧树围绕,十分清凉宁静,是夏天避暑的胜地。
村民们特别朴实热情,同是一个老祖宗留下的后代,邻里间的感情透露出亲情血缘的温馨,大家共同守护着祖辈留下来的这一片宝地。午餐晚餐期间,饭店老板们都亲切地推荐实惠、性价比高的菜谱,当看到同学们吃完了菜,他们还热心地盛上更多,担心同学们吃不饱,处处能感受到当地淳朴的民风。
本次调研旨在将党对三农问题的深切关注和扶植政策传递下去,将村民们最迫切的需求传递出来,通过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同休,使“宣讲+走访”的模式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团队成员将通过对爨底下村的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乡村治理等方面开展田野调查,与村民们畅谈对十九大精神、北京市“四个中心”特色的认识、北京市的发展规划的理解和运用,探索在高度发达和繁荣的首都周边生活的这样一群人对自己生活的定义,以北京农民的视角看待城市的发展。同时,团队成员试图展现新时代背景下,北京农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反思政府如何更精准地制定惠及农民的政策和规划。
最终,实践团队希望通过对北京农民的调研和宣传号召大家对中国农民这样一个群体多一些关注,找到一种新时代农民身上适配中国当代审美需求和价值观念上的美感的回归,让更多人愿意投身到建设北京乡村的队伍中来。
(编辑: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