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中国 讲述中国 来华留学生镜头里的中国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浏览次数:899发布时间:2018-06-19

来自泰国的留学生林菲及其团队将镜头对准了中国教育。图为在采访家长的现场。

福洋月从选题策划、拍摄、剪辑到完成作品,用了差不多一个半月的时间。图为她在作品拍摄过程中。

 

华体会娱乐场 ,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扛起摄像机,在中国的城市中走街串巷。他们通过镜头,展现了来华留学生眼中的中国。

 

学中文难点在哪儿?

华体会娱乐场 电视学院2016级国际新闻与传播硕士班的留学生来自澳大利亚、泰国、意大利、喀麦隆等16个国家。他们拍摄的“留学生镜头下的中国故事”系列片,展现了来华留学生眼中的中国。说到学习中文,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感受。

张天粟是澳大利亚华裔,四五岁时开始学中文。说起学中文的原因,他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年,我们从澳大利亚回国探亲,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有一天睡午觉前,爸爸说给我买玩具。但我醒来后,发现家里只有我和爷爷,感觉被骗了,就开始哭闹。爷爷听不懂我说的英文,认为我可能饿了,就带我下楼买吃的。刚下楼,我就咬了爷爷的手,然后在院子里又跑又闹。发生了这件事后,回到澳大利亚,父母就给我报了中文补习班。”

说到学中文的感受,张天粟说:“刚开始学汉语,感觉量词最难,例如‘一只猫’‘一条裤子’……现在感觉最难的是成语。因为不了解其背后的典故,理解起来有难度,更别说运用了。” 

来自意大利的留学生福洋月认为,学中文最难的是声调,“因为意大利语没有声调,对我来说中文的声调很复杂”。

来自泰国的留学生林菲则认为,学习汉语难在每个字词的意思都不一样。

谈到学汉语的方法,多与中国人交流、看带中文字幕的电视是来华留学生公认的有效途径。

“多与中国人聊天,不仅可以练习中文,还能交到朋友。”福洋月说,“我喜欢看中国动画片和历史剧。因为很有意思,还能了解中国历史。”

张天粟练习中文的方式是看带有中文字幕的动画片,“这样可以强迫自己学中文”。

林菲外出旅游会强迫自己沟通交流,因为“旅游是提高汉语水平的有效方式”。此外,林菲也会通过看中文电影、综艺节目等练习听力。

对于来华留学生如何学好中文,华体会娱乐场 电视学院非虚构电视的课程负责人陈欣钢副教授建议学校提供更多针对来华留学生的相关课程,如古诗文课、写作课、中国历史文化课等,“还要鼓励来华留学生多用汉语交流”。

 

用作品展现中国

“我有许多朋友和家人目前都面临着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所以我和我的团队以相关话题为主题进行拍摄。”张天粟团队的作品《赢在起跑线》拍摄的是一名中国小学生,记录了这名学生上各种辅导班的过程。

林菲及其团队也将镜头对准了中国教育。他们的作品《责任》,记录的是两个中国家庭。她说:“我们选择关注中国的幼儿教育,因为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来自波兰的麦克和其团队将镜头对准了北京街头的小吃,他们拍摄了《北京深夜料理》。“刚到中国后,我对街头食品产生了兴趣。”麦克在阅读有关北京历史的文章时,在微博上看到一条关于中国街头小吃摊的微博,就想更多地了解这一现象。

据陈欣钢介绍,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留学生,除了要了解、体会、感受中国之外,还可以借专业特点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所以课程结课作业是让学生拍摄一个10分钟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希望通过留学生的视角来看中国。“我希望通过创作实践,让新闻传播专业的留学生深入社会、接触民生,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播中国。”陈欣钢说。

据陈欣钢介绍,在拍摄前通过“编辑部会议”的方式收到24个计划书。来华留学生通过投票选出了10个选题然后进行分组拍摄。成片覆盖学前教育、动物保护、新兴媒介、社会民生、中国大学、来华留学生的生活等。

“这是我第一次拍摄纪录片,调光、剪辑、后期制作等都由我一个人完成。”福洋月说。她本科学的是翻译专业,连摄像机都没有碰过,拍摄对她来讲是不小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福洋月从选题策划、拍摄、剪辑到完成作品,用了差不多一个半月的时间。

语言不通、对中国社会了解度不够、与采访对象时间难以协调等,是来华留学生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

林菲说,她和团队成员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与采访对象的沟通。“本来我们找了3个家庭,但其中一个家庭听说我要把作品传到网上,考虑到对孩子的保护,有些紧张。”不过家长看过成片后,同意林菲将作品发布到网站。因为拍摄时间比较短,她们的作品最后呈现的是两个家庭的故事。

 

近距离了解中国

“我们发现了一个更真实的中国。”这是来华留学生拍摄纪录片后的最大感受。

“很高兴看到来华留学生有独特的视角和出色的选题。他们策划选题、进行调研、拍摄和分享的过程,也是了解中国国情、融入中国社会的过程。”陈欣钢表示,来华留学生创作中国题材纪录片有助于他们深入了解中国。

“我之前认为中国父母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是家长攀比的结果,孩子会抗拒。但事实是孩子们认为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认识很多小朋友。”在张天粟的眼里,中国家长的教育比较传统,“希望我们的片子能引起大家关于幼儿教育话题的讨论”。

林菲说:“我注意到,有些中国小孩很小就要上幼儿园,我以为是父母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才这么做。但是通过拍摄,我了解到背后的原因各异,有的因家长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有的是为了孩子提前适应学校生活。”

提到未来,这些来华留学生表示,希望能够继续在中国学习和工作。张天粟、福洋月和来自喀麦隆的娜奥米都憧憬能成为专业的媒体人,把中国故事介绍到世界其他国家。

“我希望中国的声音能在全世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张天粟说。

娜奥米则表示,她希望成为一名记者,为促进中国和喀麦隆之间的文化交流出一份力。

 

(编辑:曹琬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