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火遍朋友圈的“前世青年照”小程序被指存在收集个人信息、泄露用户隐私的嫌疑,引起许多使用者的恐慌。虽然软件运营方很快发表了官方声明否认,但许多用户还是删除了在朋友圈的分享,该产品也已经停止服务。
无独有偶,类似的事情在去年七月份就已经发生过一次。为庆祝建军90 周年,人民日报客户端出品了一款创意新媒体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在受到大量参与、转发的同时,网络上也出现谣言,说这是境外势力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新型诈骗手段。虽然人民日报客户端第一时间出面辟谣,但仍然引起了一定范围的恐慌。
互联网络上的信息浩如烟海、扑朔迷离,时常让普通用户感到真假难辨,“反转”“再反转”的剧情也让人有点“跟不上趟”。然而,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除了期待广大网民培养信息素养、提高鉴别能力外,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正如美国汉学家孔飞力在著作《叫魂》中所得的结论:谣言本身是假,但其背后的社会情绪是真。大众情绪下存在着问题的社会现实,更是我们真正应当关注、讨论和尝试解决的。
这两次事件中,用户的最大痛点都是隐私问题。在扑面而来的大数据时代,对个体行为的观察、记录变得如此简单、正当而屡见不鲜。面对一份份不选择“同意”就不能使用软件的用户条款,人们看起来绝对自由,实际上身不由己。当别人在朋友圈里兴高采烈地分享着创意产品制作的神奇照片时,承担隐私暴露的风险或者显得固步自封、过分谨慎,你不得不二者择一。通常,用户最后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了信息时代的生活模式,然后一边享受着新技术带来的便捷、趣味,一边担心着头顶随时会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这种焦虑的不断折磨之下,能触发恐慌的谣言当然在用户群体中一点就着、屡屡得手。
此时,要求单独的个体去对抗整个社会的技术焦虑显然不够公平,也缺乏起码的可行性。改变这种现状,需要的是制度性的力量: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给鱼龙混杂的技术市场设定更高门槛的准入机制;技术的提供者应该形成完善的行业自律,在相应的规范下良性竞争;同时,随着社会生活“触网”程度的不断加深,信息时代传播道德的新共识也应在每一个个体的讨论与实践中逐渐达成。
“技术伦理”关注的是技术手段使用的正当性,在新技术逐渐渗透生活方方面面的情况下,关于技术伦理的探讨显得很有必要且迫在眉睫。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什么样的行为将受到全社会的反感和抵制,只有自上而下的各个人群都想清楚这些问题,并在法律、规章、道德等多种层面一齐行动,才能有效破除信息时代萦绕在我们每个人心头的恐慌,形成规范、透明、风清气正、人人受益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