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应得到同等重视

来源:校报468期浏览次数:610发布时间:2016-12-21

甘肃河西学院医学院教室外,几名学生正在互相扇脸,一名教师在一旁不断叫他们“快扇”“使劲扇”,甚至亲自掌掴“示范”。这样惊人的一幕经媒体曝光,对教师的指责与调查便迅速开始。经调查,体罚学生的原因不过是停电迟到这样的小事。不久,涉事教师公开道歉并被解聘。

尽管《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都明确规定禁止对学生实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但社会上体罚学生的恶劣事件却仍然层出不穷。贵州湄潭县一名小学班主任逼迫学生吃大粪;陕西华阴一名老师在疑似偷窃的学生脸上刻“贼”字,留下永久性伤疤;河北省一位小学生自四年级开始经常被老师打骂,最终竟得反应性精神病……这些令人吃惊的惩罚手段,真的很难让人相信是本该出自传道授业的教师之手。

伴随体罚的常常是语言暴力,而比起体罚,语言暴力却要更加常见,又更加隐蔽。重庆一名初三学生就因老师的棍打与人格羞辱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她在遗书中所写的原因并不是棒打有多痛,而是老师曾辱骂她“又丑又肥连坐台都没资格”。我们所看到的仅仅只是被媒体曝光的一部分极端事例,如果没有网络的传播,或学生因此发生严重后果的话,许多体罚与语言暴力事件都不会得到应有的重视。北京青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48%的小学生,36%的初中生和18%的高中生都曾受过教师的语言暴力与羞辱,这个数字背后,是难以估量的受语言暴力伤害的孩子,而语言暴力却难以像体罚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会被某些人认为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忠言逆耳。

教师使用不当语言的原因与体罚类似。甘肃互扇的涉事教师在道歉信中给的解释是压力过大,又因为前段时间对学生学习风气与纪律的不满,一时气愤,做过了头。从他的措辞与道歉诚意来看,他所给出的原因,也许不是借口,而是许多中国教师目前面临的问题。许多教师在面对一些不守规矩的学生,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由于自身心理的原因和应试教育的压力,可能很难心平气和地再去讲大道理,于是教师“以爱之名”,正如家长的“我是为了你好”,没有时间去思考所说的话可能带来的后果,一时冲动,对学生使用语言暴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湖北省教育厅公布了教师“十大美语、十条禁语”征集活动遴选结果,“你怎么越来越差了?”“不想听的可以睡觉!”“你要不想学就回去!”“我就知道,你改不了!”等十句话被列入了“禁语”行列,这也许是重视语言暴力后的一个初步探索,但想要彻底消除语言暴力,则可能比消除体罚还要困难。青少年心理处在一个不稳定的时期,受外界的干扰很大,语言就如同一把

软刀子,虽然划不出能见的伤痕,却可能影响着孩子的未来。禁止语言暴力不是不让口头说教,不是不能批评教育,而是让教师以一种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使用恰当的语言,避免人格上的侮辱,尊重每一个学生。

上一篇: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