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给你一份光影记忆

来源:华体会娱乐场 浏览次数:1435发布时间:2016-12-09

——4000多人,100万分钟的采访

“一个民族屹立在世界最前沿,然而如果这个民族不记载自己的历史,任人涂抹自己的历史,甚至它的子孙也不去知晓自己的历史。那这个民族将多浅薄啊,多可笑啊。”

现在很少听说有人会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做一件没有收益的事情了,然而说出上面那段话的崔永元,从2002年起就开始投身于口述历史。他说,这是他要做到老年痴呆、生死与之的一件事。口述历史,由他一个人发展到一群人,如今已逐渐成为一个热词。

或许你对崔永元的印象还是那个十几年前荧幕上的小崔,或是微博上与方舟子论战的非转基因食品的支持者,但也许你不知道,他还是华体会娱乐场 的一名教授,一个带着自己十几年辛苦的成果回来教书的老师。

“1958年成立的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的前身。那时候最有意思的是所有节目都是直播,因为没有录像带,连电视剧都是直播。电视剧拍的时候弄两个场景,一个旧社会,一个新社会,一个场景拍完了,演员赶紧弄头发,有人帮着擦脸,来回地跑。播一回,受欢迎了,上级说:‘这电视剧挺好的,能不能再播一遍。’那就再化上妆,再来一遍。最好玩的是,播出完了大家说:‘观众这么喜欢,要不把这个再来一遍呗。’‘那得跟台长说啊。’‘台长’,‘诶,干嘛呀’台长光着脚,挽着裤腿,跟着一块在那收拾。‘明天把这个再来一遍吧’,台长说‘行’,于是就这么定了。这些我怎么知道的呢,其实就是我在做口述历史的时候那些老人的回忆,一点一点给我们讲的。”

11月28日晚上,崔永元在24号楼的讲座中,与同学们分享他在做口述历史时的点滴故事。十几年的奔波与忙碌,让他的眼角多了几丝皱纹,头发也有些许花白,但是声音却低沉而有力,时光在他身上并不是白白流逝,而是像他所做的口述历史一般,在悄悄地沉淀。口述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让他如此着迷?

口述历史,就是让历史直接接触人,亲口说出那段历史。崔永元以“亲历”、“亲见”、“亲闻”的重要性顺序进行采访。他第一次接触口述历史是1999年去日本NHK电视台访问的时候,发现他们在编邓小平的一个纪录片,还看到了1931年拍的张学良关于抗战的讲话。“他们收集了全世界最全的资料。”不仅是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很早就开始做口述历史了,1959年胡适就已经将口述历史带到了台湾。崔永元很着急,“人家对我们的历史了解得比我们自己都透彻了,这怎么能行啊。”2002年,他找朋友借了一千多万,组建起自己的团队,从此,便成了我国大陆口述历史的开拓者。

从日本带回的史料

“也许现在看来口述历史没什么用,但一百年后,就是大用。”十几年从事口述历史工作的经历让崔永元变得谨小慎微。因为针对同一件事情,他们会采访很多人,每个人口中的历史都不大一样,得出的结论往往不止一个。这改变了他的思维方式,对任何问题都充满疑问,不会轻易相信,更不会轻易下结论,这与之前做主持人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崔永元接受记者采访

直到今天,他的采访团队依然在四处奔波,他与他的团队已经做了4000多人,100万分钟的口述历史采访影像及大量相关视频、图文和实物资料堆满了一个又一个仓库,这些资料蕴藏丰富,包罗万象,涉及电影、外交、战争、知识分子、知青和民营企业等六大领域。但是崔永元团队并不想闭门造车,去年已经向学校提出要带口述历史的研究生,可惜无人考取。崔永元透露,他还会继续招口述历史的研究生并计划开设口述历史的公选课。他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志愿者能够帮助他们共同整理资料,争取建立一个完善的搜索系统,让那些资料真正发挥它们的价值。

——24 号楼静候师生足音

带着这些丰富的资料,在老图书馆所在地——24号楼,崔永元及其团队在传媒大学建起了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24号楼的二楼和三楼设有“电影传奇馆”、“艺术家馆”、“奥斯卡馆”、“连环画传奇馆”和“都本基艺术馆”5个展馆,6个展室。除“艺术家馆”外,其余展馆均具备“朝馆夕室”功能,日间接待访客,晚上则用于自习。自习时间为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18点到22点,只需要提前在公众号“人民记忆”里预约即可。

奥斯卡馆、都本基馆、艺术家馆和连环画传奇馆

这里的每个展馆,都是其团队成员亲自设计、布置的。大到展品如何摆放,小到用于学生自习的台灯瓦数用什么规格,都经过精心策划。连环画馆的小人书,是可以供同学们翻阅的。为了给低血糖的学生应急,工作人员还在三楼展室的一个葫芦里装了些糖果。几乎每个展馆里都有一架钢琴,崔永元希望有会弹钢琴的同学在自习结束的时候,能以一段音乐告诉大家自习结束了。展馆布置得如此费心,就是希望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开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都本基馆里的钢琴

学生从葫芦里拿糖

王静同学经常来这里上晚自习,因为在图书馆总是找不到座位,而这里环境又好,她常来这里读书、写稿子,最喜欢坐在奥斯卡馆《末代皇帝》的海报前。也许因为离宿舍太远,来这里自习的同学不是很多。崔永元总是希望这里能多点人气,他有时间就会去自习室逛一逛。有一次他看到有一个男生在看球赛,他便悄悄地凑上去站在后面,男生回头的时候吓了一跳。但是他却很高兴,他欢迎学生在这里做他们喜欢的事。

在奥斯卡馆上自习的学生

“末代皇帝”桌

崔永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24号楼,他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老师在展馆里上课,学生想走随时可以走,而来参观的学生想听就可以坐下来听。这里的场馆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只需要向前台预约一下,就可以借用活动场地。崔永元甚至还想把每个展馆都分给学校的学院,让学生来管理。近期,一楼的图书馆也已开始试运行了。不仅可以去24号楼上自习,还可以去一楼的小剧场观看胶片电影。今年的5月到现在,中心已经先后举办了十余场胶片电影放映活动。如今,胶片放映的电影已为数不多,研究中心希望能以这种方式保留下,那些历史车轮碾过的痕迹。

来24号楼参观的学生

既然这里有全国最丰富的口述历史资料,最专业的口述历史团队,何不常常去24号楼做客?

(编辑:阎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