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在“被优秀”中失去自我

来源:校报467期浏览次数:469发布时间:2016-12-07

“厌学,对生活感到迷茫,不明确活着的意义,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信仰……”如果你有这样的症状,你很可能患上了“空心病”。

“空心病”一词的走红源于近日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一份数据:北大三成新生厌学,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该中心的副主任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指出,

价值观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并称之为“空心病”。

“四成”的数据一出,不免有些危言耸听。北大学子发文回应“心理中心的数据存在误差”,亦有不少大学生反驳“北大不能代表整个大学生群体”。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高校中都存在“空心病”的个例。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正转变为潜在的社会问题,逐渐被社会所关注。

对未来迷茫、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空心病”是大学生虚无主义心理的外在表现。在徐凯文提到的案例中,当事人曾表示:“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尽头。”北大被普遍认为是培养中国最优秀人才的高校,学生心理的虚无感与这种长久以来“精英认知”不无关系。不少学生成绩优异,升学之路畅通无阻,在以分数为标准的教育模式下,几乎没有体验过成长中的挫败感。而进入相对自由的大学环境,既定的优秀标准大大减少,曾经一直以他人设定的标准为目标的大学生很难找到新的生活重心,逐渐在“事事难求完美”中否定自我,失去自我价值。

“育分不育人”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目的功利化,基础教育产出越来越多“被优秀”的模式化人才—一直活在父母、老师、同学的期盼里,未能从自身出发思考人生价值。“大家都说名校好,考名校才算是有价值”,这是社会功利竞争氛围而导致的病态心理。进入大学后,攀比依旧,在比较中愈发不能接受“比人差”的心理落差。与此同时,

家庭生活中父母一味地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地位,而忽略性格、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父母没有引导子女建立正常的价值观念亦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性质差别决定了大学生在过渡期必然会有心理落差。想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其根本在于要找到自信,学会在独立自主的环境中进行权衡与选择。学校需重视对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如举办心理健康宣讲活动、开设生涯规划辅助类课程等。在心理疏导方面,要针对具体心理问题,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同时要做好相关信息的保密工作。大学生自身要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多参与课外活动,结实朋友,丰富交往,走出既定的优秀标准,逐渐确立自我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方向,真正为自我而存在。

不要被优秀,只要真自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