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供给侧改革”是一个热门词汇。这个词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改革”是中国应对当下经济转型再平衡的主导思想,通过创新创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需要社会环境整体的系统支持。而高等教育作为提供社会人力资源的核心主体,开展“供给侧改革”探索也是迫在眉睫。
从传媒高等教育的层面来看,是否也应该开展“供给侧改革”?新的媒介环境给传媒教育带来了挑战,同时业界也在为传媒教育提出新的任务。而高校对于传媒人才供给现状如何?华体会娱乐场 研究生院院长张鸿声认为,目前国内各传媒高校的人才供给还不能够满足需求,仍有改革余地。华体会娱乐场 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全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研究基地主任王保华认为,结合传媒类高校来说,真正要推动传媒人才供给侧发力,要对相关要素进行创新改革。
“我们学校培养出了大量传媒人才,就业率也很高。”传媒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许一新认为,我校培养和供给的传媒人才质量还是受到社会认可,符合社会需求的。那么,结合华体会娱乐场 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路和做法,让我们来看看传媒人才的“供给侧”如何发力?
专业设置的有效对接
“因为需求发生变化、社会在发展,专业设置是必须要调整的。”传媒大学高教所的杨旭东老师认为,对当下传媒行业的理解,应该有一个“大传媒”的观念。“传媒领域的人才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复合,建立多学科的培养架构。”
“人才培养和社会要高度契合——这是我们学校在专业建设上一直遵循的原则。”许一新告诉记者,传媒大学在专业建设和专业机构的调整上主要是抓住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网络和新媒体,比如最先在广告学院开设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最近在新闻学院开设的网络电视和网络新闻、新媒体出版或者数字出版;还有动画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和信息工程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第二个重点领域是在文化产业上进行大的调整。在传统的专业基础上,新增了“文化产业管理”等新专业,以及在艺术门类下新设的游戏、照明等专业。“传媒大学有一个特点——敢于尝新,所以有很多新专业是在传媒大学诞生的。传媒大学还在走一个路径——在开始时是专业方向,但专业方向逐渐成熟以后就可以蜕变成专业。”
不仅仅是本科专业,在博士和硕士层面的专业设置也越来越与社会需要对接。据张鸿声介绍,学校会密切跟踪国家的相关政策背景,实时地对专业和课程体系包括培养指南等进行调整。对于专业硕士,与业界和实践的结合则更加紧密。“我们的新媒体专业应该是全国最早设置的。”
课堂改革“玩”出新花样
早在几年前,传媒大学就将圆桌课堂、互动式教学搬进了教室。但是现在,“圆桌课堂”什么的早就过时啦!翻转课堂、双屏教学、VR 课堂、工作坊……这些听起来“高大上”又非常好玩儿的课堂教学模式早就进入了传媒大学的课堂。
“当老师的口水流量无论如何也敌不过课堂同学们的WiFi 流量时,我们就要创造性地利用‘多屏’玩转大学课堂。”据曾获2015 年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的于然老师介绍,“双屏教学”是一种主屏显示课件内容+副屏显示微博互动的两屏互动式教学方法,非常受学生欢迎。
“我们推出了诸多跨学科的课程以促进传媒人才培养。”新闻传播学部本科教学办公室主任孙振虎告诉记者,学部同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合作,推出特色的教学班级,“我们还和业界合作,让学生参与VR产品的制作。”
现在的课堂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许一新告诉记者,学校现在针对课堂改革有一些新的举措,一个是开展研究式教学。将研讨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的模式引进到课堂中,还有一种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慕课(MOOC), 今年在本科层次建立了8 门课程。艺术类教学现在也总结出了一套模式,比如工作坊——学生进入到真实的创作过程的一种学习模式。而研究生院近两年也开始做案例库教学的改革。
在实践中接触技能前沿
“现在的社会容不得一个人到了岗位上才重新学习,尽可能到了岗位上就可以直接干,而且能够在多种岗位上同时上手。”王保华指出,在目前的传媒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和实践有些脱节。
“强化实践一直是我们学校办学的一个特色,或者说是传统。”许一新告诉记者,传媒大学构建了校内、校外两大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校内的实践教学平台有校电视台、实践教学中心还有各学部院的实践教学中心,以及艺术类的工作坊。校外建设了大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孵化器、国际暑期实习平台。第二个模式是面向大型的文化工程,比如和奥运会转播的合作。学生在这种平台培养之后,“到了社会上就能直接用。”
“对于专业硕士来说,之前我们的培养倾向是实践性。这两年开始,我们不仅要强调实践性,还要强调职业性。”张鸿声介绍,传媒大学专硕培养特别强调业界导师的介入,每一个专业硕士生除了有一个校内导师外还有一个业界导师。
说到艺术类的工作坊,就不能不提到艺术学部已启动两届的“艺英培育计划”。“艺英培育”计划组织艺术学部各个专业学生进行联合实践、创作作品并展示。艺术学部本科教学办公室主任周建新表示,“这个计划有利于学生掌握整个作品完整的创作流程,能使学生快速成长,也适应业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而我校新闻传播学部在传媒人才培养中对于实践的重视更是不言而喻,以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项目为例,国新班的学生除了上课,还要看慕课、听讲座;上媒体、下基层。不仅要走出国门去到国际传播一线跟随业界导师实习,还要走进兰考村镇与村民一同劳作,更要增强新媒体、大数据的学习,打造校级实践平台,创造全媒体环境。
“好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的”
6月1日,在传媒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沙龙上,来自不同学部、专业的各个老师们围坐在一起,探讨“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师生关系和教学质量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只有一个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发展中心的胡洪春如是说。
我校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于2012 年,通过定期组织论坛、沙龙等活动,激发教师创新潜能,促进教育教学研究,推广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手段,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据胡洪春介绍,面对当今教学领域互动、翻转、慕课、微课等教学形式的创新,中心近期也开展了“微课大赛”等活动。“老师们应当多多接触这些新事物,并对自己的教学形式加以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据胡洪春介绍,中心也为老师们提供了去业界挂职锻炼的机会。“对于传媒大学的老师来说,不仅是要求你要上好课,还要深入业界、融入业界,对传媒行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老师不仅仅要教会你知识,还要教会你怎样去应用这些知识。”他认为,老师们也要“走出去”,走出学校大门,走到社会当中去。
“传媒人才的培养,最核心的还是教师。”杨旭东认为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传媒领域或信息传播领域的精英人才,对教师的要求也应该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对应。而王保华则认为教师除了本专业理论教学以外,要紧跟行业和产业的发展需要,拓宽视野,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像专家一样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才质量
在传媒大学的校园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军。在6 月中旬举办的2016 国际传媒创新创业教育论坛上,传媒大学应届毕业生冷文涛在路演环节向国内外各路投资人展示了自己的“马良”项目。
这已经是冷文涛的第三次创业,经历两次失败的他,走进了华体会娱乐场 就业创业中心的大门。中心的老师告诉冷文涛,学校里有孵化器可以帮助他们。于是,经过申请、考察,冷文涛的项目很快入驻了学校和天洋集团合作的“超级蜂巢”,“它可以帮你对接很多投资人,提供资助、双创教育,还有免费的办公场地。”
应大势所趋,传媒大学成立了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据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林林介绍,学校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服务+创业孵化”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目前我校已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14门次,建成了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全程指导与服务。学校联合天洋控股集团设立了5000万元的“创新专项基金”,联合香港经纬集团设立了1000万元的专项基金。
“今年,1100 万资金已投入到师生“双创”项目支持、创业科研支持、创业课程建设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林林表示,通过卓有成效的创新创业工作,学校创业人数持续增长、项目质量不断提升。“今年我校在校生中共101人自主创业,213人参与创业,几乎每个学部(院)都有创业学生。”
不仅仅对于本科生,研究生也有相应的鼓励“双创”政策,张鸿声表示,学校今年制定出台了一个资助研究生出国开高层次学术性会议以及到重要的国内外实验室工作的办法,鼓励学术创新,另外还将建立一个新的以创新创业为中心的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和质量跟踪机制。
说到“供给侧”改革的本质,王保华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着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在他看来,主要有以下工作要做:第一,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给学生更多选择空间。第二,加强考核,严格管理。他认为学生学习的风气和兴趣还有待提高,“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社会、政府、高校、师生形成一种共识,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