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蓝生活一小时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527发布时间:2016-04-11

3月19日晚8:30,北京城绚丽夺目的霓虹忽然从这座城市隐没,不啻是北京,上海、成都、长春等地的灯光都一一熄灭。而在数小时前,悉尼、东京也纷纷失去了其璀璨的光华。或许不少行人会猛然一惊,但随即便会心一笑——2016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开始了。“为蓝生活”是今年“地球一小时”的宣传口号,风风雨雨十年路,主题从单纯的节能减排已然扩展至对发展的反思:只想起赚钱,却忘记追求意义。当人们繁衍开采,对于资源的攫取越来越泛滥时,我们是否记得,我们在变,地球环境也在变化。

或许相较十年之前,当人们谈及环保,那似乎只是一个遥远的名词;而今当“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字眼如雷贯耳之时,我们熟稔那些可怕的景象:被灰霾吞噬的北京城、被稻田蚕食的洞庭湖,被废水污浊的鄱阳湖……虽然很大程度而言,人们越来越关心环境问题,可这是真的把自身代入“社会人”的角色而积极参与环保事业的关心吗?

不少“键盘侠”对“地球一小时”这样的活动是持否定态度的。纵览而论,批评主要来自这两点:一.这一活动真正能节约电吗?二.这样的活动会沦为明星大咖的作秀吗?关于前者,有好事者极其认真地计算过用电量,结果由于用电设备起停的全过程需要的能量更多,实际并不具有节能的效果。但这一活动的目的并不关乎实际节约了多少度电,而是关乎全球人民共同关注一件关于人类命运的事,其根本目标在于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关于后者,这种成分或许存在,但以名人效应带动环保事业发展也是一种策略,并不值得批驳。

那么回到关于环保意识的问题,人们对环保这件事实际上是麻木的,然而如雾霾之类的环境问题开始损害切身利益,人们开始愤怒:为何政府不出台政策治理大气?为何工厂要排放工业废气?为何私家车主不能搭乘公共交通?这样的声音络绎不绝。但真的牵涉到自身利益,“我今天路程长,还是自己开车吧!”,“浪费一点水没什么,反正不会消耗多少。”诸如此类的话语并不罕见。人们太习惯于去指责别人而宽恕自己了。就像批判“地球一小时”的“键盘侠”一样,将一切公益事业归结为无实际意义之事,自己却将可以改变地球的双手牢牢粘附在键盘上。

因此在提倡环保意识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应当考虑动用一些社会科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方法来加以宣传引导。《泰晤士报》的一篇评论曾经指出:“我们可以通过把自己看做同等群体的一份子,并以群体为参照这种方式来改变个人对待气候变化的消极态度。”“社会规范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影响力:劝说心理学》的作者Robert Cialdini说道“感知规范足以让人们调整自己的言行来适应群体。”。沙鸥尚且群翔,锦鲤尚且群游,如果人们可以以群体形式共同增强归属感,以此提高环保意识,那自然再好不过。这也就是说更多的NGO、社会群体和公益组织应该渗透进社会的每一个群体来加强对环保的关注。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在她那本后来被称为“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写道:“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心意”,“但真实情况是,大自然不是容易被塑造的”,人类长期以来的发展之路“看似平坦、舒适,道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

以此契机,希望这3600秒杯水车薪的环保行动能更好地提升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重要的是每个人的行动。

(作者系15国新班万鸿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