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教育界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我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教授一句“把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引发与会代表委员强烈共鸣,也受到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充分肯定。
现在的学生真的是越来越难“管”了,学生工作真的是越来越难做了!这是不少从事学生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感受。究其原因,固然与多种因素相关,最主要的恐怕还是与没有找准学生工作的“切入点”相关。
学生工作的切入点在哪里?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教育对象,工作切入点各不相同,当然不必也不可能相同。鲁景超教授把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学生工作的“切入点”,其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问题的全新思路,一个开展学生工作的有效路径,一个破解学生工作症结的良好“药方”。
具体来说,做好学生工作不仅要有切入点,更要找准有效的切入点,这首先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打个比方,就像进入一间门窗紧锁的房屋,你可以选择破门而入,也可以选择破窗而入,还可以从墙壁凿洞而入,现实生活中,大家都不会采取这些方法,而是用钥匙打开门锁进入。这与其说是“切入点”的选择问题,不如说是如何选择切入点的方法论问题,也就是说,切入点不仅得有,还必须要找准、找出最佳,找准了切入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找不准切入点,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会好。鲁景超教授提出把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工作的切入口,可谓找准了学生工作的突破口,近年来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各项学生工作、特别是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方面,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可以说是找准了学生工作突破口的最好注脚。
把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工作的切入口,不仅仅是一个思路问题、方法论问题,还是一个转换思维方式、转变学生工作观念的大问题。大家知道,现在的大学生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生、在互联网“浸泡”下长大的,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多元,自我意识强烈,喜欢张扬个性,向往自由和自主,不愿管、不服管、不怕管意愿强烈。学生的这种迥异于以往的新的群体生态为我们开展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我们不针对这些新问题、新情况好好地去研究,寻求对策,而是依然固守原来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模式,凭经验办事,靠管理权力,摆师长威风,继续指望着这“三板斧”发挥作用,那是很难起到成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换思维方式,转变学生工作观念,努力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学生的性格心理、行事方式、需求特点,勇于探索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好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新方法。观念变,思路开,思路开,办法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新的时代条件下开展学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袁贵仁部长指出,“对于教育者来说,我们要坚信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不能用习惯的方式、陈旧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善于引导、指导、调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 这些话告诫我们,开展学生工作不仅要抛弃“陈旧的眼光”、“习惯的方式”,摘掉“有色眼镜”,还要善于引导、指导和调动学生,让学生在可以接受、愿意接受且乐于接受的方式氛围中受到教育,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不二法门。至于如何指导、引导、调动学生,鲁景超教授以她的工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路:“把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当然,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下很多功夫,特别是要深入学生当中,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懂得学生。鲁景超教授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她说,“我在教学一线工作了30多年,跟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使我能更深入了解年轻人的真实情况。他们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活跃、关心社会。但是假若没有合适的渠道,他们的声音很容易被湮没在嘈杂的舆论场中。” 如果我们都能深入学生之中,乐于跟学生交朋友,善于进入到他们内心去了解他们,我们就有可能准确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进而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工作效果。
把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落脚点是以学生为本的问题。学生工作包罗万象,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才。要实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好“一切为了学生”的育人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情绪,让学生在参与中经受锻炼,受到熏陶、受到教育。
时代发展不会停步,学生也是常新的,学生工作更不能墨守成规,需要与时俱进。“作为教育人,是否因为我们教的方式、模式,而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袁贵仁部长的告诫值得我们警醒、思考;“把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鲁景超教授总结她几十年教育教学经历得出来的这个感悟之论、经验之谈,更值得我们认真咀嚼、细细品味,并融化到学生教育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