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刻 乔堃)12月26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华体会娱乐场 主办、新闻传播学部支持、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在2号楼1500人演播厅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中国文联副主席、我校艺术学部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院长徐沛东,广西广播电视协会会长苏新生,我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苏志武、副校长袁军、廖祥忠,纪录片名宿朱羽君、刘效礼、陈晓卿等出席典礼。颁奖典礼由校长助理王志、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王宁共同主持。纪录片《棉花》获得本次学院奖评委会大奖。
本届学院奖作为我校六十周年校庆的年终收官之作,首次回归校园。今年学院奖的一大亮点是,奖项设置依据纪录片类型的发展趋势有了新的变化:除以往13个传统奖项外,还新设了最佳纪录电影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奖、最佳网络纪录片奖等3个奖项,鼓励各个领域和类型的纪录片创作发展。评审委员会依据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布的纪录片评估系统进行严格评审,颁布了最终的16大奖项。
高长力司长颁发评委会大奖
经过四年的精心培育,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已成为纪录片业界最具吸引力和公信力的年度盛会之一,也是纪录片界重要的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此外,今年新增的学院奖特别活动——“纪录片观影会暨导演见面会”和“光影纪年——纪录片论坛”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纪录片人和纪录片爱好者的积极参与。
陈文申书记和金德龙主任颁发最佳长纪录片
苏志武校长和徐沛东院长颁发最佳系列纪录片
12月27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今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的简讯报道。爱奇艺网在26日当晚对颁奖典礼进行了全程直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凤凰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优酷网等多家媒体对学院奖进行报道。
附:获奖名单
评委会大奖:《棉花》(周浩导演,上海纪实频道/真实传媒有限公司监制出品)
最佳长片奖:《高三十六班》(向健导演,中央电视台出品)
最佳短片奖:《奔跑的黄昏》(金华青、施欣洁导演)
最佳微纪录片奖:《乡村教师》(高隽、高宏导演,北京景行东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最佳纪录电影:《我就是我》(范立欣导演,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
最佳系列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石强总导演,中央电视台出品)
最佳网络纪录片:《核试验老兵》(于维华导演,腾讯网出品)
最佳外语片奖:《曼德拉的光辉岁月》(Sarah Davies执行制片人,Discovery Channel出品)
最佳中国题材(国际制作):《明天会更好》(徐红杰导演)
最佳国际传播奖:空缺
最佳摄影奖:《棉花》(周浩导演,上海纪实频道/真实传媒有限公司监制出品)
最佳音乐音响奖:《宇宙时空之旅》(Brannon Braga,Bill Pope,Ann Druyan导演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出品)
最佳剪辑奖:《遇见海南人》纪录电影(刘航导演,海南海视旅游卫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出品)
最佳创新奖:空缺
最佳新人奖:《营生》(丰瑞导演)
最佳大学生作品奖:《不是北京的北京》(杜怿超导演)
(编辑:储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