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部成立一周年总结暨教学评估工作推进大会”成功召开

来源:艺术学部浏览次数:2517发布时间:2014-07-25

为总结一年来学部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凝聚力量、促进发展、提高办学效益,7月19日至20日,艺术学部召开成立一周年总结暨教学评估工作推进大会。学部服务管理团队,戏剧影视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艺术教育中心的正副院长、专业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会议。副校长兼学部长廖祥忠主持会议。

艺术学部成立一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学部紧紧把握学部制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聚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作、服务管理机制等重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群策群力,为共同的奋斗目标,由组合到融合,努力释放改革红利,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会上,在共谋发展的和谐氛围中,与会人员围绕学部管理机制与实施细则、学部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考试改革、实验室管理、经费管理,以及“教学质量评估年”活动等议题,并结合各自实践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讨论中,不论是意见附和,还是争议分歧,大家始终有一个良好的出发点和祈愿,那就是着眼于“一切为了学生”、着眼于学部的又好又快发展。其中,有总结体会、有反思自省、有憧憬展望,既呈现出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又体现出大家在共同理想、目标感召下迸发出向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一种上升的美感激荡在个人与学部、个人与学校、学部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和谐之中。

廖祥忠副校长讲话

在关于学部运行机制优化与实施细则的讨论中,廖祥忠学部长首先就学部现行管理机制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一些关键点和下一步的改进目标。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自成立以来,学部在运行中不回避问题和困难,而是直面现实、着眼长远,从一点一滴做起,经过不断磨合、不断克服困难,逐步理顺、明晰了学部与各学院(研究院、中心)的关系,逐步搭建起有效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在教学、科研、艺术创作、学科建设、艺术类招生、对外交流与合作、队伍建设、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经费管理、党团工学等多方面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机制,也取得了可圈可点、实实在在的成绩。同时,为更加有利于服务师生,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创作等协同发展,与会人员还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学部内部治理结构,实现资源共享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小结讲话中,廖祥忠学部长指出,经过艺术学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部总体上已实现由“组合”到“融合”的发展;今后要在完善制度、贴近地面、注重细节、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下功夫,更加自觉地强化各单位已有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激发活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激发每一位教职工的认同感、荣誉感、贡献感。

会议还重点就推进教学评估及专业调整工作进行讨论和部署。贾秀清副学部长首先就相关工作作专题报告,廖祥忠学部长对学部专业设置、招生考试改革等总体思路和工作进行了说明和部署。大家一致认为,“人才培养”在各项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对学部发展来说,教学评估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和机遇,在学校“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个强化”的思想指导下,学部将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并将“评估”与学部工作重点、发展规划等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在讨论中,廖祥忠学部长对学部所有专业的特色、优势及不足进行逐一点评,并强调要实现生源、教学、创作等的统筹发展。同时,他还提出几点整改思路:一是所有专业要按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二是有交叉重合的专业要在学部架构内进行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三是要根据传媒艺术与文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互联网、移动新媒体的发展需求,增设一批新专业方向,积极介入重大理论与实践的新领域,抢占传媒艺术教育和研究的新高地。

鉴于学部目前办学条件紧张和学校发展提供的空间可能性,与会人员还从最大限度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角度,就学部现有空间的统一规划、新办学空间的科学论证,以及学部内各专业的深度融合、艺术氛围的营造、人性化服务管理和教学、科研、创作、实验室的条件改善等畅所欲言,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大会总结讲话中,廖祥忠学部长概括了艺术学部办学的六大法宝:“牢记传媒特色、坚持交叉培养、强化国际标准、以优质生源为抓手、以优秀作品为核心、以华体会娱乐体育首页 为导向”,并强调,只要学部师生同舟共济、凝聚力量、开拓创新,就一定能构建艺术学部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精神家园。

为期两天的“艺术学部成立一周年工作总结暨教学评估推进会议”完美落幕。老师们一致认为,本次大会对艺术学部的改革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它标志着经过一年的运行,艺术学部统一了思想,鼓足了干劲,形成了教学、科研、创作、管理等的良好合力,学部上下士气饱满,令人振奋,完美迈出了改革发展的第一步!面对未来,大家信心十足,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岗位,进一步求真务实,围绕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传媒艺术教育目标,携手谱写艺术学部改革发展的新篇章,不辜负广大学生、家长和学校党委的期望。

上一篇: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