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剧照。演员倪大红演绎伏生保护《尚书》的故事。
图②:河南卫视《重阳奇妙游》中舞蹈《逍遥》剧照。演员胡阳用舞蹈表现李白作诗。
图③:节目《国家宝藏·展演季》剧照。演员刘迦用舞蹈向边防战士致敬。
文化类综艺节目受众面广、影响力大、传播效果好,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久久为功,更需要花大力气、开动脑筋,创造性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表达,将中华美学精神巧妙熔铸其中,从而真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资源。文化类综艺节目受众面广、影响力大、传播效果好,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广受关注。电视媒体与网络视听平台持续发力,推出了多主题、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传播,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创新意义,其创作特点和经验值得总结。
拓展内容覆盖面,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厚度与精神高度
在内容呈现上,文化类综艺节目拓展内容覆盖面,除了诗词、戏曲、文物等领域之外,还延展到典籍、国乐、传统节日、杂技等方面,在思想穿透力、文化影响力、艺术感染力方面下足功夫。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制作的节目《中国考古大会》,围绕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中的重大考古发现、文化遗存、遗址文物等展开,融考古发掘研究与史海钩沉于一炉,梳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河南卫视《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深度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描摹历史风貌,其国风、国韵、国潮引发一轮轮观看热潮与网络热议,引起观众共鸣。节目《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民俗、文学等各个角度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气象,引导人们发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唤起观众的家国情怀。
在主题挖掘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厚度得到进一步呈现。北京卫视节目《上新了·故宫》以新颖的形式为古朴典雅的建筑增添鲜活气息。浙江卫视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让观众跟随嘉宾探访中华文明之美,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以典籍为载体,从文明起源讲到当代传承。节目将《尚书》《周易》《楚辞》《论语》等作为演绎对象,以“影视+戏剧”的方式,讲述典籍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经过及书中的动人故事。以《尚书》为代表的中华典籍,构建了古老中华文明的体系;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科技典籍,记载了古代良工巧匠的奇思妙想,铭刻了先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戏剧演绎和专家阐释的双线赋能,有效地帮助观众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美学表达上,文化类综艺节目注重彰显精神之美、崇高之美、人文之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这要求文艺创作者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创作有思想穿透力、文化影响力、艺术感染力的节目和作品,更好彰显中华美学精神。浙江卫视节目邀请书法名家、文化名家、书法爱好者参与,从“天下第一行书”起笔,用5个篇章对行、草、篆、隶、楷五大书体溯源,深刻表现“笔墨当随时代”的主题。节目注重书法作品背后的人文探寻,《兰亭集序》映射旧时“兰亭修禊”的民俗习惯,观照王羲之落笔时的心绪转变,由隶转楷的书风沿革催生出不同的楷书流派……历史故事的融入,让节目言之有物、言之有趣。
创新性地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表达,彰显中华美学精神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新技术、新理念、新表达具备更多的可能性、更强的可行性。更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文化类综艺节目创作的理念创新、形态创新与技术创新。
近年来,主题化、系列化、跨形式,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突出特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国家宝藏》坚持“让国宝活起来”的创作理念,在去年推出“展演季”系列节目,开辟了一条文化类综艺细分内容赛道——对国宝进行“主题式”的二次排列组合,为受众“翻译”文物之美,在历史维度上探索古代文明与艺术之源,再提炼和再升华其背后的精神气象。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达方式,演绎经典片段、访谈主创人物、再现真实故事背后的情感力量,每期节目甄选一个经典故事,进行戏剧演绎和多元化呈现。河南卫视和网站共同推出的节目《舞千年》采用影视剧标准,制作故事化综艺,以综艺展示中国舞经典,实现影视、舞蹈、综艺的多重形式融合。
目前,越来越多文化类综艺节目运用先进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相融合,让古风习习的诗意舞台,彰显光彩夺目的中华审美风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经典咏流传——致敬英雄》对中华经典文本进行音乐化的创新改编,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展现了历史人物生动可感的侧面,表现不屈不挠、刚毅坚韧的英雄品格。如第九期节目中,在情景交融的舞台中,《昨夜书》诠释了岳飞铮铮铁骨背后的细思柔肠,生动诠释了岳飞的英雄气概与民族精神。在这种沉浸式3D视听体验中,观众与英雄抒发的家国情怀产生了强烈共振。
在传播上,通过制播联动、多屏联动、深度融合、全媒体传播,精准掌握并充分利用融媒体传播规律,推动节目的口碑式传播,是文化类综艺“破圈”的有益经验。电视台与网络媒体,在制作、播出等环节实现全程紧密联动、场内场外全面互动、大屏小屏及时互动,综合提升传播效果。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与多家视频网站深度合作,浙江卫视、北京卫视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与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网站合作,等等。这些融合传播经验都值得好好总结。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久久为功,更需要花大力气、开动脑筋,创造性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表达,将中华美学精神巧妙熔铸其中,从而真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传播。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打动我们、滋润我们、鼓舞我们。
(作者为华体会娱乐场 研究员)
(编辑:尚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