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明:我与广院六十年

发布时间:2019-07-15浏览次数:4541文章来源:华体会娱乐场


1989年起我担任副院长,在分管教学科研工作期间,向广电部提出设立部属高校科研立项和评奖的建议并获准实施,对我校申报博士点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1998年在我卸任后,我校终于成功获批新闻学博士点,并于次年开始招收新闻学博士生。在职期间我先后在学校办公会议上建议制定校训,每学期开学举行升旗仪式等,均付诸实施,为校风建设增光添彩。

在新闻系期间,我于1985年作为《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委出席首届年会,参与筹办广电年鉴。1989年起,作为校领导分管《年鉴》日常工作并任副主编。1992年起任主编至2017年,先后20多年,是唯一参加过第1-32届《年鉴》年会者。在任期间,我广泛联系广电部(总局)、中央三台及地方局台有关领导和部门共同携手努力办好《年鉴》。主管《年鉴》期间,主持制定了《年鉴质量管理标准》,并提出把《年鉴》办成全国一流年鉴的奋斗目标。在广电部(总局)有关领导支持下,彻底解决了《年鉴》出版和日常经费的短缺问题,使编辑部集中精力于精编《年鉴》。在中央级年鉴评比中,《年鉴》多次获得一等奖,为我国广电事业的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学校增添了荣誉。

在任期间,我参与主持筹建了学校首届董事会,为筹措办学资金开辟了新的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初步缓解了学校图书馆购置经费的紧张状况。此外,1990年经手倡议并促成中央三台在我校设立了首个社会性奖学金。后又于1997年经手倡议董事会董事单位——星光集团在我校设立研究生奖学金。卸任校领导职务后,我又于2000年牵线,促成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单位在我校开始评选“周恩来班”。这三项活动,持续至今。新世纪之初曾冠以我校“三大奖”的荣誉名义,每年12月初颁发评选结果,召开颁奖大会,成为我校一大盛事。我曾应邀两次在大会上发言,勉励获奖同学诚信为本,励志成才,感恩回报,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998年离开学校领导岗位后,我经常应邀外出参加学术性活动,最初每次回校后口头向学校主要领导汇报有关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从2001年起每半年撰写一份《参加有关会议归来汇报》呈送,至2016年,共30份。2017年起外出活动逐渐减少,不再报告。

第三,积极参与广电系统和新闻传播教育的学术性社会活动,把我校的办学影响扩大到广电系统和全国新闻院系。在这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其一,1986年代表学校参与筹建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并任首届副秘书长。随后于1987年参与成立该会的第二个二级分会——广播电视史研究委员会。历任副会长(负责日常工作,1987-1997),会长(1997-2007)。先后参与主持召开了七次全国性广电史志研讨会,每次均编印专刊。2008年卸任前主持编印了20周年纪念册。

其二,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参与筹建中国新闻史学会,历任副会长、常务副会长、会长至2009年。在主持日常工作期间,筹办了多次国际、国内大型学术研讨会,每次均编印出版一册《新闻春秋》专辑。同时组建成立了最初的三个二级分会。1999年编印史学会20周年纪念专辑。

其三,1992年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办公室首次组建新闻学科规划评审组,我为成员之一,前后参与会议评审工作10多年。我将参会了解到的全国新闻传播科研进展情况及时向校内通报,同时作为校领导专门召开会议,积极推动我校教研人员申报有关项目,使我校获准的立项逐年有所增加,为申报博士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四,1997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组建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评议组由三人组成,我为成员之一。在任五年间,先后评审通过我校为1998年继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之后的高校第三个新闻学博士点;2000年与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同时成为首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授权点,经学位办批准先后开始招生,提高并完善了我校的办学层次。

此外,我还代表学校或应聘担任国家教委(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记协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多所大学新闻院系的特聘教授等,积极参与全国有关新闻学学科规划、评审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办好新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竭尽绵薄之力。

正是由于上述各方面工作的需要,改革开放40年以来,以北京为中心,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东北大地到海南宝岛,我的足迹遍及现今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此外,还曾受学校派遣访问过日本、美国、东南亚及欧洲一些国家的有关高校和新闻传播机构。令我欣慰的是,到处都有广院学生的身影,传大学子遍天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