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由我校唐远清教授及他指导的博士生吴雷共同完成,是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8KDBL054;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2017年重点项目“融合背景下北京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7JDXCA001。今日推荐转发时有删节,全文见《当代传播》2019年第2期。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2018年12月18日在京隆重举行。4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积累了宝贵经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急剧变迁,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挑战,出现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今后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贯穿于改革开放4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明确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指出必须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掌握在手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任何时候始终坚持抓好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放松,确保改革开放的统一领导和正确方向,这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条件和关键所在。正是因为我们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对一切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并步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告别“封闭僵化的老路”,杜绝“改旗易帜的邪路”,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进程中,以高度的政治自信和定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和现实困难,实现了4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确保了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
二、坚持人民立场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根本的利益,这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宝贵经验。马克思曾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句话强调的是,意识形态的说服力不仅来源于其理论本身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体现对人的价值和民众利益的尊重,意识形态建设不能脱离了物质生活条件,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一直努力将意识形态的理论主张与实现人的发展、满足民众利益诉求结合起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当性和说服力,这也是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习近平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都是在坚持用人民立场指导、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取得,无不是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广泛共识,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勤劳、智慧、勇气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