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为书写历史、反映现实、瞭望未来的重要文化阵地,理应绘就属于新时代的精神图谱和梦想之光。近年来,影视行业在创作一批讴歌时代精神、描摹社会风貌、引领审美风尚的精品力作同时,也出现了部分艺术层次低劣、审美情趣怪异、价值观扭曲的作品。有的以豪门恩怨、畸形情感为卖点,把现实生活描绘成纸醉金迷、勾心斗角的名利场。有的以艺术贵族、精神洁癖自居,陶醉在光怪陆离的视听符号里,装腔作势、故弄玄虚。有的把选秀明星、流量艺人奉若圭臬,尽心炒作、费力吹捧。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影视精品产量仍显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从业者需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攀登艺术高峰,回应时代命题。
找准着力点,必须抓住符合新时代语境的创作规律,首先就要调整创作时态,摈弃因循守旧、老气横秋的创作套路,树立符合新时代格局和全球化视野的创作理念。如电影《流浪地球》对接国际硬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在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幻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奉献了中国智慧,表达了中国情怀,不仅在国内受到观众追捧,还在海外市场大受欢迎。其次,我们需调整创作语态,既勇于直面现实问题,关切社会焦虑情绪,又要呈现生活的温暖与希望,传播正能量,努力满足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青年人是未来引领社会思潮与审美风尚的主力军,他们的话语方式和接受方式值得创作者重点研究。电视剧《大江大河》得到90后、00后的青睐,就在于创作者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融入普通追梦者的生活愿景之中,化宏大叙事为生活观照,于平凡处见伟大,在细微处显真情。再次,调整创作心态也很重要。浮躁是当今影视行业的顽疾,一些未成名者渴望一夜爆红,有的已成名者希望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于是,他们以商业逻辑取代艺术思维,将本应用于体验生活、打磨作品的精力和资金,浪费在网络炒作、资本运作上。舍本逐末,或可获得一时的利益,但长此以往,却消耗了社会对影视业的信心。
媒介融合时代,影视创作的传播规律和产业规律也发生了深刻改变。影视从业者必须熟知电影、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在创作中融入互联网思维,参照大数据思维和跨媒介叙事特点进行内容生产,综合运用多种传播策略和传媒产品,建构可延展、衍义性较强的故事以谋取内容拓展和资本增值。我们还要重视受众的圈层分布,针对不同受众圈层定制内容,进行垂直化生产,完善产业链的开发,实现全媒体内容生产覆盖,包括小说、电影、剧集、动漫、网络游戏、短视频、虚拟社区、衍生产品和实体公园等。
影视艺术的发展还需与技术进步同频共振,探索新的艺术可能。沉浸式、体验式的影像呈现,高度还原的清晰镜头,令影视作品可以在多重假定的故事表达中无限趋于真实。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使用AR技术再现文物往日风采,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3D电影《流浪地球》以2000多个特效镜头营造宏阔视野下充满生动细节的未来世界,昭示着中国科幻电影时代的到来。因此,创作者要把握世界先进影视技术发展走向,让技术进步成为艺术发展的动力、材料和手段,实现技术进步与艺术观念进步的统一。
近年来,资本热钱大量流入影视行业。盲目投资、过度开发、同质化竞争等现象成行业之痛。IP概念崩塌,流量神话破灭,让影视产业一度陷入困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影视产业进入快车道,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数据技术为投融资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参照。然而,数据思维不能代替艺术思维,观众的审美意识形态并不能用机械的数据去精确丈量。须知,精神产品有其特殊的产业属性,既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又要守住创作底线,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根本问题。影视创作既要照顾各个受众圈层的观影诉求,又要照顾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观诉求,更要用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提升受众的审美层次,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勾勒新时代的精神画像,书写新时代的奋斗传奇。
(作者:杨洪涛,系华体会娱乐场 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
(编辑:尚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