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创新团队: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学术精品

发布时间:2018-05-16浏览次数:2382文章来源:传播研究院

 

深耕细作,以高标准培育优秀成果

有了国际化的团队人才保障,“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看能否培育出一流的学术成果。这不仅要求学术成果在量上取胜,还要做到质上的一流,不仅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的各项指标引导科研工作,超额完成“规定动作”,同时还要紧密把握学科和学术专业领域的基本规范、核心命题和前沿动态,从而形成能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的专业口碑,即学术美誉度。“国际传播”优秀创新学术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跨学科和国际学术经验的优势,紧紧围绕“国际传播”这个核心研究领域的重大理论和政策议题展开科研攻关,取得了一批质量优秀、学术声誉较高的学术成果。

 


陈卫星教授代表作  

作为“国际传播”优秀创新学术团队的学术带头人,陈卫星教授是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学理论家,他在传播学基础理论、国际传播、视觉传播等领域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新闻传播学界和视觉艺术界产生广泛影响。他的《传播的观念》一书以独特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经典之作。在国际传播研究领域,他曾编撰《国际关系与全球传播》等书,并向我国学术界译介和系统评述法国著名国际传播理论家阿芒·马特拉的国际传播理论。近几年,陈卫星教授又把法国著名思想家雷吉斯•德布雷的“媒介学”理论引入中国学术界,在传播学等学科引发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讨论。他主持、团队成员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传播学科发展前沿研究”聚焦于国际传播领域重大理论热点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由于在传播学界的学术威望,陈卫星教授于2013年被各大理事单位代表无记名投票选举为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会长。

 


团队成员近几年出版的部分专著和译著  

在陈卫星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坚持学术研究的独立品格和公共服务导向,不盲从,不跟风,坚持问题意识,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国际传播”这个研究核心议题结合起来,以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学术精品为准绳,以重要学术课题项目为抓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研培育和产出机制。据统计,近五年来,团队成员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4项,国家级横向委托课题1项,一般横向课题5项,机构委托课题和校级培育项目7项,合计科研经费174万元。绝大多数研究项目都紧紧围绕“国际传播”研究领域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展开。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华体会娱乐场 各学科门类共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立项7个,其中新闻传播学2项,而这2个项目的负责人全部是本团队成员。近五年来,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团队成员先后发表著、译作近30部,核心学术期刊论文15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80多篇,研究报告近10篇。团队先后出版了“新闻传播学·新视界译丛”、“中国·传播·世界”原创专著丛书,并积极参与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系列丛书”的撰写工作。其中,不少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获得了较高评价或学术奖励。

 

“新闻传播学·新视界译丛”

 

“中国·传播·世界丛书”

 

比如,刘建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后有关‘钓鱼岛问题’的话语建构与传播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发表在《日本学刊》、《开放时代》等国内顶级社会科学刊物,其中以日文撰写的关于中日关系历史分析的文章发表于日本著名学术刊物《世界》杂志2012年10月号,关于日俄关系对中日外交影响的论文发表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杂志2018年第1期,在日本学术界,尤其是中日关系研究领域引起重视和积极反响;李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国际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研究”也在近几年取得了喜人成绩,先后在国内重要核心期刊发表20多篇与国际传播研究相关的论文,其中,论文《软实力的实现与中国对外传播战略》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文中提出的“文化软权力化”概念已被学界广泛接受,论文《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国家形象研究的方法论反思》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外交学》全文转载,论点摘编于《新华文摘》,获2016年华体会娱乐场 第十二届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

陈卫星教授、黄典林副教授和朱振明副教授合作的跨国传媒体制比较研究论文发表于法国学术杂志《Hermès》2017年第11月号;任孟山副教授的著作《国际传播与国家主权:传播全球化研究》荣获“首届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著作类奖”,著作《伊朗大众传媒研究:社会变迁与政治沿革》填补了国内伊朗传媒研究空白,获华体会娱乐场 第十二届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著作奖一等奖;黄典林副教授关于中国本土草根组织与社交媒体关系的论文发表于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他关于弱势群体媒体呈现的研究论文获得“第二届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论文类奖”,发表于《新闻与传播研究》的斯图亚特·霍尔传播思想研究论文,获该刊2016年度十佳论文称号,并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朱振明副教授关于拉美传播思想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填补了国内拉美传播研究空白,在传播学界引起重视;王宁彤助理研究员创作的关于老挝苗族的纪录片《魂归何处》获中国人类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优秀影片奖,并在多个国际电影节展映,长达12万字的调研报告《跨境老挝苗族口述史》被文化部采纳。

 

刘建平教授日文论文引起日本学界重视

 


团队法文、英文成果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团队还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参与业界实践,以实践检验和推动学术研究。例如,陈卫星教授曾担任连州国际摄影节总策展人,并多次担任国内外重要艺术展览活动的学术评议人和策划人;任孟山副教授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之余,还长期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先后担任多家知名媒体资深新闻评论员,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大公报》、《美国侨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国内外重要媒体发表评论和专栏文章1000余篇;王宁彤助理研究员拥有长达17年的国内外电视媒体实践经验,曾带领摄制组赴全球四十多个国家拍摄,制作近200集专题纪录片,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殊荣。

 


王宁彤导演的老挝苗族主题纪录片《魂归何处》在国际电影节展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