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民俗博物馆肇始于西方文明社会搜奇猎异的小陈列室,那里曾塞满了来自穷乡僻壤或者异国他乡的物件,它们令人惊异的、美丽的特质曾深深地吸引了“文明人”的眼球。直到20世纪早期,现代民俗博物馆才开始引入图表与图像表征的方法,观众在观看藏品的时候,才有可能依据相关文本与图表信息来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之后,现代民俗博物馆的露天设施使得民间艺术家与表演者有可能现场展示历史的或者传统的技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民俗博物馆的基本章程已经形成了——几乎所有的民俗博物馆都收藏各种民俗物件,都在以某种有意味的形式展览民俗藏品,并且用字幕介绍或者由解说员来解说——但是重大变化仍然在继续,比如,数码技术已经彻底地改变了现代民俗博物馆搜集、收藏、展览的内容、方式与观念;民俗(民众生活)博物馆与地理的、民族的、虚拟的社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了。目前,现代民俗博物馆渐渐地卷入到市民生活的核心内容中来了。它已经吸呐了节日庆典、现场表演与活态展示等内容,甚至还在尝试通过民俗生活器具之展览来达成展览本身之外的目的。
21世纪以来,现代民俗博物馆与特定社区之间的关系仍然在实验性地、连续地被建构着。许多博物馆正在反思传统意义上作为藏品的“民间艺术(Folk artifact)”的概念,转而采用“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的概念。现代民俗学认为:“遗产”本身是一个“元文化(Metacultural)”的概念;其物质的层面与非物质的层面是密不可分的;成为“文化遗产”的必要前提是某物被社会所“遗弃”;“文化遗产”的概念促使民俗博物馆重新评估自身的实践传统。
总之,如果说“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本身就内含着实践性——它不仅仅意味着创造出了新的内容,还意味着创造出了新的关系——那么,民俗学如何有可能促使学科自身与博物馆一道“遗弃”自身的传统,创造性地完成各自的(或者共同的)实践范式的转型呢?
这是本次研讨会拟讨论的核心问题。
会议时间:2017年11月11日 会议地点:华体会娱乐场 艺术学部动画学院三层多功能厅 主办单位:华体会娱乐场 艺术学部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俗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华体会娱乐场 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 山东乡忆民俗文化有限公司 |
会议发言嘉宾及内容
时间:2017年11月11日 8:00-12:30
地点:华体会娱乐场 艺术学部动画学院三层多功能厅
上半场:文化遗产与民众生活 | |||
主持人:刘铁梁教授 | |||
时间 | 演讲者 | 题目 | 对话者 |
8:30-9:20 | 潘鲁生教授 | 民艺博物馆与民间文化的传承 | 万建中教授 吕 微教授 |
9:20-10:10 | 方李莉教授 | “遗产资源论”观点的提出——一个与艺术人类学理论相关的思考 | 张鸿声教授 王锦强教授 |
茶歇(10:10-10:30) | |||
10:30-11:20 | 王晓葵教授 | 从“文物保护”到“遗产指定”---“民俗”的价值化与表象化 | 芦 影教授 安德明教授 |
11:20-12:10 | 刘晓春教授 | 博物馆的“凝视”与民俗展示的“他者化” | 户晓辉教授 朱 霞教授 |
| |||
午餐时间 | |||
| |||
下半场:民俗博物馆的历史与实践 | |||
主持人:张鸿声教授 | |||
14:30-15:20 | 吕 微教授 | 反对社区主义——也从词语层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 徐 辉教授 祝鹏程博士 |
15:20-16:10 | 户晓辉教授 | 民主化的对话式博物馆——实践民俗学的愿景 | 王晓葵教授 王韶华教授 |
茶歇(16:10-16:30) | |||
16:30-17:20 | 韩男洙教授 | 韩国民俗博物馆的历史与现状 | 戴晓云教授 宋 颖博士 |
17:20-18:10 | 王杰文教授 | 艺术、表演与实践 ——欧美“民俗博物馆”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趋势 | 黎 敏教授 康 丽教授 |
18:10- 刘晔原教授作简短总结发言 |
欢迎校内外民俗博物馆的爱好者旁听会议并积极参与讨论。提醒各位同仁遵守会场秩序。会议室座位有限,仅设20个旁听席位。 |
会务组:
赵婧含:15101145523
任艳紫:15611539766
陈 楠:15562206611
华体会娱乐场 艺术学部动画学院三层多功能厅位置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