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做的就是普及传统的事

发布时间:2017-10-31浏览次数:1688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非遗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展示?是像文物一样放在玻璃柜里,还是请一些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近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非遗保护从业者。随着非遗展示场所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家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期待也更为迫切。近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结合实际和当前国际上博物馆发展的新理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回答。

该书作者杨红,华体会娱乐场 文化发展研究院教师、艺术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博士、设计学博士后。她以其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研究所主持或参与的数个非遗博物馆设计案例为基础,从基本理念和技术手段双向入手展开系统研究,开拓性地探索了不同门类非遗适用的展示方式,并由实体展示空间衍生到数字化传播和衍生品开发,提供了系统、前沿的非遗展示与传播的解决方案。

非遗展示是一种大众传播

该书在理论上阐述了非遗的展示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非遗的展示是传播的一种方式,但非遗的特征又决定了非遗展示是一种特殊的传播,需要采取对非遗的讲述、演示和解释等方式。该书认为,非遗展示要充分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际传播特点,提高受众感官的参与度、信息交互反馈的水平等。因此,作者强调了非遗数字化保存、利用的作用,对实体空间中数字化展示的内容与技术结合方向、从实体空间到网络环境的扩展传播路径与方式等当前遇到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梳理,从而提出了非遗传播三个不同层次的特点:一是实体展示中的信息传播,二是虚拟展示中的信息传播,三是通过各类媒介进行的资源与信息传播,并举例勾勒了基于移动设备的博物馆应用和社交媒体的博物馆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图景。

非遗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区别

非遗博物馆与传统的博物馆的区别在哪里?到底哪些非遗相关物品可以进入展馆展出?那些没有太高文物保护价值但记录了我们曾经的生活方式的日常用品,是否需要系统性入藏和展出?用传统的博物馆的眼光来看,这样的非遗博物馆的价值又如何体现?这其实是国际博物馆界争议了许多年的问题,就是对民俗类博物馆的价值、博物馆“固化遗产”的质疑。

对此,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表述,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作者认为,这就是非遗展示和传播或者非遗博物馆的价值之所在,并援引了20世纪初博物馆学者理查德·博格的话说:“保护社区内的遗产,比将它们陈列在博物馆中更重要。让邻近地区的人们可以每天看到他们引以为傲的遗产,比让他们一生都只能去远处的博物馆内看更重要。”因此,作者认为,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博物馆的新形态,与联合国公约及其操作指南中对非遗展示空间的定位与功能更为契合,应该是非遗博物馆的重要形态。

非遗博物馆的主要形态

该书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非遗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几种形态。一是博物馆,如民俗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博物馆以及户外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二是文化中心,包括了“遗产阐释中心”“游客中心”等。

作者认为,对于非遗展示与传播来说,首先需要革新传统博物馆以文物展陈为主的展示空间概念,将户外生态博物馆等作为重要展示方式,城市中的展示限于空间,可以利用历史建筑群作为展示场所,或者在现代建筑中营造传统街景等。以普及性教育为目的的体验中心、以阐释与导览为目的的遗产地游客中心、兼具展示与传习功能的传统文化中心,都是现阶段非遗展示空间的可实践模式。

无论是哪种形态,作者认为,由于表现主体是差异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门类,其保护理念、方式及其展示、传播方式都是不同的,如展示音乐与展示工艺技艺、展示节日礼仪的就截然不同,因此需要在资源与媒介、内容与技术之间搭建桥梁,优化重组信息与知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无论哪一种展示与传播,都是一种普及传统的行为。

                                                                        (编辑:王丹瑛)

Baidu
map